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吃鸭子健脾

2017/10/19 15:08:43

如何吃鸭子健脾

肉禽类食品多是温热性,而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所以春夏容易上火的季节,可多吃鸭肉。《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可补虚生津、利尿消肿,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低烧、便秘、食欲不振、干咳痰稠等症。

营养分析表明,鸭肉中胆固醇含量相对来说并不算高,所以胖人也可以吃些柴鸭、瘦鸭一饱口福。

鸭肉吃法多样,南方人更善吃鸭。南京就有板鸭、盐水鸭、黄焖鸭等多种,以及炒鸭肝、扒鸭掌等,吃法不一。鸭肉性寒,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因寒痛经者不宜多用。

滋阴清热方

瘦鸭一只,去头及内脏,切块,炖至半熟,加入荸荠500克,菊花、荷叶各50克,纱布包好,小火炖熟,撇去浮油,酌加配料,吃肉喝汤。用于阳热亢盛,阴液亏虚引起的头晕、头痛、便秘等症。

清热健脾方

老鸭一只,洗净切块,保留鸭内金。炖半熟时加入鲜藕100克,黑木耳50克,小火炖熟,吃肉喝汤。调料中少用花椒、大料、桂皮、干姜等温热之物。用于脾胃有热引起的恶心干呕、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咽干口燥等症。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祛湿健脾

朋友你好!一般来说脾胃虚弱者,出现胃口不好、大便稀溏,感觉困倦可以采用服健脾补血颗粒、参苓白术散调补脾胃。食物方面可以食用: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1]、莴笋、扁豆、冬瓜等,

Q:如何帮助孩子健脾开胃?

家长不妨煲些健脾化积开胃汤给孩子服用—
—1.淮山芡实瘦肉汤:许多家长都知道小孩脾胃消化功能弱,平时很喜欢用淮山、芡实等具有益气健脾的中药煮瘦肉汤给小朋友喝,认为这样可以调和胃肠,帮助消化。淮山、芡实健脾功能虽好,但性涩,平时大便秘结的孩子不宜多吃,但对于便溏的孩子,则是很好的选择。
2.太子参、沙参煮瘦肉水:若孩子感冒,使用苦寒药物(包括抗生素)时间越长,孩子的嘴唇和舌质就会越红,而舌苔也就越黄越厚。这是由于过用苦寒伤阴,此时,可用太子参、沙参(7岁前各用10克,7岁后各用15克)煮瘦肉水给孩子喝。太子参又被称为“孩儿参”,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补益脾肺的作用,但药力较弱,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使用安全,小孩子常用也无妨。病后体虚、纳呆、虚汗的小儿也十分适用。
3.陈年萝卜干煮瘦肉汤:家长们经常发现,孩子在一段时间胃口十分好,饭量很多后不久,就会出现口臭、便秘,这是由于小孩“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弱,吃入体内的五谷杂粮不能变为精华吸收,而是食积停滞肠胃,食滞郁久化热,内生湿热而发病。此时,可用具有消食导滞作用的陈年萝卜干煮水给孩子喝,也可用冬瓜配陈年萝卜干煮瘦肉汤。
4.独角金鸡肝蜜枣水:天气渐凉时,也可以用中药独角金15克煮水,用滤出来的药汁加上鸡胃、鸡肝各1副以及蜜枣1颗煮汤,也同样可以帮助小孩健脾消积。
5.夏枯草蜜枣瘦肉汤:小孩“肝常有余”,体质常偏于热,如过量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就会“上火”、“燥热”,引起口干、烦躁、流鼻血,易发扁桃腺炎。
此时可用夏枯草10克、蜜枣、瘦肉煮汤服。

Q:如何帮助孩子健脾开胃?

家长不妨煲些健脾化积开胃汤给孩子服用——  1.淮山芡实瘦肉汤:许多家长都知道小孩脾胃消化功能弱,平时很喜欢用淮山、芡实等具有益气健脾的中药煮瘦肉汤给小喝,认为这样可以调和胃肠,帮助消化。淮山、芡实健脾功能虽好,但性涩,平时大便秘结的孩子不宜多吃,但对于便溏的孩子,则是很好的选择。  2.太子参、沙参煮瘦肉水:若孩子感冒,使用苦寒药物(包括抗生素)时间越长,孩子的嘴唇和舌质就会越红,而舌苔也就越黄越厚。这是由于过用苦寒伤阴,此时,可用太子参、沙参(7岁前各用10克,7岁后各用15克)煮瘦肉水给孩子喝。太子参又被称为“孩儿参”,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补益脾肺的作用,但药力较弱,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使用安全,小孩子常用也无妨。病后体虚、纳呆、虚汗的小儿也十分适用。  3.陈年萝卜干煮瘦肉汤:家长们经常发现,孩子在一段时间胃口十分好,饭量很多后不久,就会出现口臭、便秘,这是由于小孩“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弱,吃入体内的五谷杂粮不能变为精华吸收,而是食积停滞肠胃,食滞郁久化热,内生湿热而发病。此时,可用具有消食导滞作用的陈年萝卜干煮水给孩子喝,也可用冬瓜配陈年萝卜干煮瘦肉汤。  4.独角金鸡肝蜜枣水:天气渐凉时,也可以用中药独角金15克煮水,用滤出来的药汁加上鸡胃、鸡肝各1副以及蜜枣1颗煮汤,也同样可以帮助小孩健脾消积。  5.夏枯草蜜枣瘦肉汤:小孩“肝常有余”,体质常偏于热,如过量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就会“上火”、“燥热”,引起口干、烦躁、流鼻血,易发扁桃腺炎。此时可用夏枯草10克、蜜枣、瘦肉煮汤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