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秋季进补的七个误区

2017/10/16 15:30:11

误区一:越贵越补

一些人以为东西越贵越好,不惜花高价买燕窝、鱼翅之类的保健食品。其实这些东西进补功效未必就好,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十分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不要以贵贱分高低,关键是看自身哪项功能较差,再根据体质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群体,则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误区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是很不科学的。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夏季人们常吃冷饮、冷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入秋即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还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等副作用。

误区三:虚实不分

进补要先分清自身体质,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症病人不宜进补,要辨证施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误区四: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也是进补的佳品。

误区五:进补单一

有些人喜欢按照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么做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对健康是不利的。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如牛羊、狗肉、辛辣食物、酒等,都是偏温热的,会导致体内毒火旺盛,出现口干、口渴、嗓子疼等症状,不宜过多食用。

误区六:凡补必肉

夏季过后,脾胃尚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功能,因此过于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另外,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以及过多的脂肪、糖类等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但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所以,秋冬季在适当食用牛肉、羊肉进补的同时,不应忽视蔬菜和水果,它们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误区七:重“进”轻“出”

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否则食物代谢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身体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进补需要注意什么

秋季进补需要注意根据每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是养生的首选,但是偏凉性,部分女性朋友体质偏虚寒的话就不太合适;可以根据大便性状判断体质,如大便稀烂代表虚寒,不适宜进食养阴润燥的食物;大便硬结代表阴虚燥热,适宜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果要采取中药进补,最好找专业中医开方剂。

Q:肝炎患者秋季进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节,不过秋季肝炎患者进补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一是忌乱补: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是忌慕名进补:并非价格越高的补药越好;  三是忌虚实不分: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四是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Q:秋季怎样进补?

秋季的特点是阳消阴长,由热逐渐转寒,故秋季养生须“养阴”,当以润燥益气、健脾、补肝、清肺为主。秋季气候清爽,阴阳相对平衡,所以秋季进补宜平补。平补是指选用寒热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药材或食物,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蜂蜜、百合、阿胶、罗汉果等等。而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日的过度消耗,而且其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作用。兔肉易于消化,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而且性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是中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理想的秋季进补食品。鸽肉、甲鱼、均性平,能起到滋肾益气、滋阴补虚的作用,是肾气亏虚者的秋季食疗佳品。这些肉类都非常适合这个季节食用。  另外,燥是秋季的主气,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秋季进补时应采用养阴、生津、润肺的方法,以达到养阴润肺的目的。总之,秋季进补要以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也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阴、不耗阳为度。当然,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补阴药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