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校园暴力该怎么办

家庭医生在线 2017/5/3 8:06:04

去年9月,杨大姐的儿子在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读书,据说因为课堂上的一点矛盾,洗澡时,门被人踹开了。杨大姐说,半年过去了,儿子想起这一幕,还会发抖。

杨大姐的儿子表示,我在洗澡的时候,他们就冲进来,踹进来说,你不是很牛吗,最后他还叫我把内裤脱下来,最后还把口水吐我身上,吃过的零食也吐到我身上。我就不洗了,我就出来穿上衣服,我去阳台拿东西的时候,结果因为激动过度,我倒在地上,然后那个人走过来说,你就这样装好了,然后一脚就踹过来了。

事发之后杨大姐的儿子情绪变得很差,回家还会乱扔东西,被这件事伤害得很深,感觉自己没什么脸面一样的。

小杨现在已经转学。去医院检查过后,医生诊断为应激障碍,有中度抑郁症状和轻度焦虑症状。杨大姐说,半年来,儿子变得很敏感,一直在吃药。

校园暴力对人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避免校园暴力呢?

1、要搞好人际关系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即使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尽量不要独自玩耍,尽可能待在人多的地方。

2、遇到勒索,应沉着冷静

不要盲目反抗,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寻找机会报警或逃脱,在校内可向各个办公室、课室或保卫室跑。

3、不要以暴制暴

任何时候都不要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那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结果越来越严重。

4、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6、家长教育要到位

发生校园暴力,家庭教育是很大的内因。不能全盘否定家长的教育,但至少他们的教育上是有缺失的。

7、加大惩戒力度,但别靠打骂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致人重伤的,不构成犯罪,作为一般民事纠纷处理,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此为由,有些孩子就以“我没成年,法律管不着我”为借口,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事实上,校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戒力度。“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这种约束不是简单地处置施暴者,还包括对家长、学校、社会的规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认为,“除了要让未成年人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外,更应该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同时要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责编:张嘉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