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校园暴力越来越多,许多孩子在校园备受欺凌却不敢出声。据凤凰网报道,近日,一篇关于“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的爆料引发全民热议,该爆料称孩子长期遭到同学霸凌,11月24日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后家长更反映孩子因该事件引发失眠、厌食等应激反应。此外,根据教育部统计,今年5-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那么,校园霸凌的背后,孩子的暴力倾向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应该如何矫正孩子的暴力倾向呢?
缺少爱的孩子易走极端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毋庸置疑。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成为孩子对待其他人方式的样本。缺少爱的孩子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 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 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或许就是一步之遥。
模仿是孩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是暴虐的,模仿是导致他们暴力倾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妈妈说,我儿子2岁4个月,小小年纪却喜欢看电视节目中的暴力镜头,有时候在选择看那个节目时,看到有暴力镜头的,他就不让换台。我担心他看拳击、练武术的节目会模仿形成攻击性行为。
受到电视、网络等夸张的暴力画面和描写的负面影响,由于孩子受到心理发育限制,不能很好地认知,容易模仿学习。国家儿童教育协会曾通过了《关于传媒暴力在孩子生活中所产生影响的立场声明》,该声明指出:学龄前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而且孩子们对于人们行为的动机与道德上的冲突还不能充分的理解。比如,电视上的人能够很快恢复身体上因暴力袭击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面会使孩子认为,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可以忍受的。
那么,孩子一旦形成暴力倾向,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纠正呢?
家长要做好榜样
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不用暴力解决问题;要营造轻松和谐、充满爱意与温情的家庭氛围;要引导孩子选择科学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外,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父母要与孩子多交流灌输正能量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与孩子近距离接触,细心观察,参与孩子的喂养、游戏、教育以及孩子的社会交往,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从而加以矫正。在平时应好像无意地和孩子一起看看有关儿童有同情心、儿童友好相处、儿童爱父母的图画书,这对形成他们的良好行为很有好处。孩子的语言如果发展得不错的话,可以让他把心理想要做的事、想要什么东西、不喜欢什么人等说出来,家长可以帮他解决,不必使用挠人、骂人的方法。要把挠伤、挠疼的地方(胳膊、背部等)给他看,激发他的同情心,改正自己的毛病。
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社会化的教育
要经常通过讲故事、具体交往事件向孩子传递社会所认可的习俗规范,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明白如果伤害了别人,就得不到小朋友的友谊,别人就不再愿意和他玩儿,妈妈也会不高兴。这样,能培养孩子对他人的情感。切忌对这样的孩子用生冷而强硬的态度来惩罚他。因为这种高度聪明而自尊的孩子一旦得不到对他个性上的接受,就可能会埋下反他人、反社会的种子,以后会把进取心转化成为攻击性。
经常为孩子设置满足他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情境
经常与孩子做各种游戏进行交流,如讲故事、做手工、玩智力游戏等。用大人的聪明智慧来提取孩子的智力——经常带孩子出门观察自然界,自然界中有更多的谜底等着你聪明的孩子去揭开,这样孩子的成长就不会仅限于动画片给予的想象空间了。
父母慢慢引导是最好的办法,避免孩子看到暴力画面,家庭环境也很重要,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和谐的一面,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