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鸡蛋的正确吃法大盘点

家庭医生在线 2016/11/29 7:49:08

鸡蛋是我们最熟悉的食材之一,不仅味美营养价值高,而且价格还不贵,故受很多人的喜爱。不过,对于鸡蛋的吃法,却出现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鸡蛋生吃会更有营养。真的是这样吗?鸡蛋到底怎么吃才最有营养?

争议:生吃鸡蛋更有营养?

很多人认为生吃鸡蛋营养价值会更高,这其实是不对的。生吃鸡蛋还有三大危害呢:一是易患传染性疾病,如沙门氏菌、霉菌或寄生虫卵;二是蛋白质不易消化,生鸡蛋中抗胰蛋白酶抑制消化作用,使鸡蛋中的大量蛋白质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三是导致生物素缺失,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物质缺乏。所以,建议消费者尽量不食用生鸡蛋。

鸡蛋的正确吃法

鸡蛋适合用蒸、煮、煎、炒等各种烹调方法,但怎么吃才最营养呢?专家表示,鸡蛋水煮的吃法最营养。下面是鸡蛋吃法的排行榜。

“有益心脏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胆固醇一旦被氧化,就会成为最严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胁之一),因此是对心脏最有益的吃法。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汤和蒸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摊鸡蛋。是指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饼,因此蛋黄中的胆固醇氧化不多。

第六名:炒鸡蛋。鸡蛋打散后再炒,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空气接触较充分,氧化较多。鸡蛋比较吸油,用油量也较大。

“蛋白质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有研究显示,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摊鸡蛋。这两种做法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8%。

第三名:炒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为97%。

第四名:蒸鸡蛋。蛋白质消化率92.5%。

第五名:生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仅为30%—50%。

“维生素保存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加热温度低,营养全面保留。

第二名:蒸蛋。加热温度较低,核黄素、叶黄素等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少。

第三名:水煮荷包蛋。加热温度较低,水溶性维生素有少许损失。

第四名:煎荷包蛋。加热温度高,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都有损失。

第五名:摊鸡蛋。加热温度高,所有维生素都有损失。

第六名:炒鸡蛋。加热温度高,维生素损失较多。

鸡蛋选购“三不”原则

很多人在选购鸡蛋时都比较纠结,个头要一样大吗?哪种颜色的鸡蛋好?其实 ,这真不必要纠结。由于产蛋母鸡的品种、喂养饲料、养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每只鸡产出的鸡蛋不完全相同,同一只母鸡不同时期产蛋也会有所不同,建议消费者在挑选鸡蛋时遵循不追求鸡蛋个头大小一致、不追求蛋壳颜色一致、不追求蛋黄一定是红心的“三不”原则,结合自己需求,在正规渠道购买新鲜鸡蛋。

(责编:潘玮璐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鸡蛋怎么做最有营养?

你好,鸡蛋的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其组成比例适合人体需要。鸡蛋也是维生素、无机盐的良好来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有些人喜欢吃生鸡蛋。觉得鸡蛋煮熟后营养成分就被破坏了,以为生吃比熟吃补身体。其实,这种吃法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一是鸡蛋由鸡的卵巢和泄殖腔产出,而它的卵巢、泄殖腔带菌率很高,所以蛋壳表面甚至蛋黄可能已被细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病、肠道病或食物中毒。二是生鸡蛋还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枢神经,使人食欲减退,有时还能使人呕吐。三是生鸡蛋清中含有一种叫抗生物素的物质,这种物质防碍人体对鸡蛋黄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鸡蛋煮熟后既可将鸡蛋内外的细菌杀灭,又能破坏抗生物素,所以鸡蛋不宜生吃。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Q:生吃鸡蛋有什么好处

鸡蛋最有营养的吃法是煮鸡蛋及蒸鸡蛋羹,可以完全吸收营养,而煎鸡蛋要稍差,荷包蛋也稍差。生喝鸡蛋营养吸收是最差的,只能达到30%左右,而且可能含有细菌,因此生喝鸡蛋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好处的,只有坏处。

Q: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

你好,最营养的烹饪方法: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