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防中暑别忽视四个细节

家庭医生在线 2015/8/19 9:03:20

  炎热的夏天防暑成了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面对毒辣的太阳和高温的天气,我们不得不做好防暑。以下为一些生活小常识,供大家参考,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身体健康。

  生活中存在很多防中暑误区和漏洞:

  1.黄昏也是高危时刻。不要以为只有白天高温才会中暑,即便凉爽的黄昏时分,如果湿度高,同样存在中暑风险,尤其是刚下过一场雨后。此时,建议少在户外活动。

  2.外出长时间戴帽子易中暑。夏季外出,很多人会戴帽子,但时间长了会分泌大量汗水,在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湿度提高,引发中暑。戴帽子固然有助防暑,但切记要不定时拿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3.游泳后会因脱水中暑。游泳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然而很多人却没有勤喝水的习惯。而且,人长时间泡在水里,水分照样会流失,特别是在露天环境下戏水,水分挥发更快,易引发脱水症,导致中暑。所以戏水时别忘了随身带瓶水,上岸后马上擦干身体,回家前先用清水冲一冲。

  4.“牛饮”补水反致中暑。天热口渴会让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这样反而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堆积,不利于吸收,导致中暑。建议外出时带瓶水,边走边小口喝;平时不怎么出汗的人,汗腺机能较弱,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暑热天要有意识地比其他人喝更多的水,平均每小时喝半杯水,还可通过洗热水澡、适度运动来锻炼汗腺机能。而爱出汗的人,由于汗液会带走体内大量水分,使血液变得黏稠,所以建议这类人应勤补水,别等口渴了才想起来喝水。

  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如何预防中暑呢?

  天气炎热,首先要多喝水。这里的“多”并不是让大家暴饮,而是应该少量多次,按时喝;

  其次,应该尽量避免烈日出行。一定要外出的话,要提前做好防晒,戴帽子、穿长袖。同时,市民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降温措施。比如说凉水冲手腕,即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五秒,因为那里是动脉经过的地方,这样做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另外,夏季在使用空调时,白天温度不要低于22℃,晚间不要低于24℃,否则就算没有中暑,“空调病”也会找上门来。

(责编:陈倩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天气炎热,气温超过30多度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所以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要准备充足的饮水,气温高的时候体表散热会很多,及时的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体温增高。室外工作的人员,要适量的补充一些盐分和糖分,可以喝一些含钾的茶水。饮食上要多蔬菜少油腻。

Q:炎热夏季如何做好防暑保健?

在高温的炎暑,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大暑湿热交蒸,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或是高温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中暑。因此,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出门时避开烈日,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适当饮用防暑降温的西瓜汁、冬瓜茶等。大暑时节,虽天气炎热,但阴气也开始增长,人体腠理疏松,脏腑内里空虚,此时若贪凉,或久卧空调房间,或过度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等,易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运动调养,在炎热的大暑时节,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 饮食调养,大暑时饮食应清淡、多样化,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同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Q: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夏季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是夏季首选饮品。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唯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