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支招防暑逆袭清凉

家庭医生在线 2013/8/1 11:36:55

7月29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贵州籍来嵊务工者吴某被人发现倒在该市城西转盘附近,路人急忙打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入嵊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该院急诊科主任邢钢称,到医院后,值班护士为该男子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表(最高测温42°)当场爆表!

据悉,吴某今年36岁,在该市一建筑工地工作。被送到医院后,吴某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心率快、血压低,医生马上对其采取干冰降温、镇静、输液吸氧、插管呼吸等抢救措施,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已昏迷的吴某很快转入深昏迷,并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在该市人民医院医生表示,近期嵊州市高温天气居多,最高气温持续在40℃以上,每天到医院就医的病人大增,尤其以高龄体弱者和露天作业者较多。

所以,各位市民,特别是户外作业者,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尽量避开10时至15时左右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段,口渴后不宜狂饮,受热后忌“快速冷却”。

那么,如何防暑呢?

1、定时饮水

夏天防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时补充水分,要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消耗,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开水和茶水,但应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

2、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

含水量高的蔬菜有:冬瓜、黄瓜、西红柿、丝瓜、苦瓜

含水量高的水果有:西瓜、柠檬、橙子、梨

炎炎夏日是人体抵抗力最虚弱的时刻,这时候就需要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还要多吃肉类食物,如鸡、鸭、鹅、鱼,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3、不要剧烈运动

夏天是人体体温最高的时候,而此时如果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休息,会导致血压降低的发生,有可能还会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休克昏倒等症状。要预防此事件的发生,就应在剧烈运动后做些小运动量的动作,使呼吸和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才可停下来休息。

4、出门要备好防晒用具

夏天最好不要外出,等到晚上最阴凉的时候才出去走走,如果非得外出就要做好防护措施。如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

5、随身要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防暑降温的药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避瘟散、暑症片等。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请携带以上某些药品;另外在夏天的时候要多喝解暑降火的中药,以达到防暑的目的。

当身边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尽快用“四字诀”进行救治:

1、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需要提醒的是,外出时不要过度疲劳,可以走一段路就适当休息会儿。出门最好戴个凉帽、打把伞。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应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此外,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打120就医。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夏天如何预防“暑邪”?

中医养生与四季有密切联系,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中医观念来看,人与大自然是相通,生老病死、健康与疾病都与自然界有关系。如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闷热、潮湿的“三伏天”里,一旦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变成“六邪”, “暑”也成“暑邪”。进入三伏天,热浪袭人,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汗出不断,阳气大泄,风寒之邪最易侵袭人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夏季养生需要预防“暑邪”,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温,常吹空调和喝冷饮等,这样易让寒邪入侵身体,进而造成抵抗力下降。

Q:炎热夏季如何做好防暑保健?

在高温的炎暑,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大暑湿热交蒸,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或是高温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中暑。因此,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出门时避开烈日,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适当饮用防暑降温的西瓜汁、冬瓜茶等。大暑时节,虽天气炎热,但阴气也开始增长,人体腠理疏松,脏腑内里空虚,此时若贪凉,或久卧空调房间,或过度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等,易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运动调养,在炎热的大暑时节,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 饮食调养,大暑时饮食应清淡、多样化,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同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Q:夏季出游如何防中暑?

建议出游随身带些防暑药物。多穿白色、浅色的或素色衣服,吸热慢、散热快、穿着凉爽,不易中暑。戴隔热草帽,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的,有隔热作用。还要多喝些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防暑。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