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父母太依恋孩子就是心理疾病?

转载 来源: 心灵咖啡 2012/11/22 9:59:33

  我是一位不愿放手的妈妈,我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是他每天还和我们一起睡在大床上。与其说是他不愿意自己睡,不如说是我舍不得让他自己睡。我从小就和我的妈妈睡,直到上高中还和妈妈一个被窝。上大学以后,不得不和父母分离,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我才学会独立睡觉。结婚以后,只有老公在身边,我才能睡着;有了儿子以后,我又觉得我离不开他了,摸着他的小手,听着他的呼吸,只要他在我身边,我才踏实,才睡得香。

  我这样依恋孩子,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啊?我也知道孩子长大应该独立,担心这样下去,他以后会像我一样过度依恋别人,我是否该改变,又该怎么改变呢?

  心理分析

  人与人之间的依恋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关系,母子之间的依恋当然更是无可厚非。依恋主要是情感与身体的依恋,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随着孩子的长大,身体依恋会逐渐淡去,情感依恋却持续一生。

  国外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会影响到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分别形成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三种模式。

  在第一种安全依恋型模式中,母亲能够准确察觉到孩子的需求,提供给孩子相应的照料、关爱与情感交流,同时也能给孩子自主空间。这是一种健康的依恋模式,由于孩子的需求在母亲那里获得了适宜的响应,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一种稳定的信任感,内心也很有安全感,因而较少需要通过和母亲经常性的身体亲近来获得心理安慰。这类孩子更能觉知自己和母亲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因而更能形成独立的心态。

  第二种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母亲只是根据自己而非孩子的需要来照料孩子,孩子希望从母亲那里获得的需求响应总是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中,孩子无法完全信任母亲,但又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满足,因而会产生焦虑和矛盾心态。这类孩子对陌生人有相当的警觉,成人后由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会在心理上过度依恋他人,为了维持这样的依恋关系,可能强迫性地关爱自己的伴侣、朋友及家人。

  第三种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则源于母亲对孩子的漫不经心,因为孩子的需求完全被母亲漠视,孩子在极度不安全中会对母亲产生疏离心态,因而会主动回避与母亲的接触。这类孩子也同样会回避陌生人,成人后可能性格较为冷漠,显示出强迫性的自负,避免依赖伴侣、朋友或家人。

  以上这位妈妈可能是在儿童期形成了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模式,根源可能来自于她母亲对她的教养方式,另外,依恋模式具有代际传递性,她早年和母亲形成的依恋模式又影响到了她现在对孩子的方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拥有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难适应,更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在面对压力时更缺乏韧性。这显然是有害的。即使问题没有这么严重,孩子只是仅仅形成了一种对母亲的身体依恋习惯,这样的习惯也会导致他长大后,经历比普通人更艰难的与母亲的身体和心理的分离过程。

  心灵处方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以上这位妈妈有必要尽快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要让这种改变能够实现,关键是建立一种新的依恋模式。

  首先,认清自己依恋孩子的根源,其实是因为母亲对和儿子的情感关系缺乏内在的、稳定的安全感,一旦分离,就会产生焦虑,所以需要通过身体接触来克服这种焦虑。如果这位妈妈能够发现,即使没有和孩子待在一起,儿子也同样会爱你,她内心的焦虑就会减轻。可以尝试和孩子短暂的分离,比如出差、将孩子送去父母家,然后在儿子回来的时候问他,是不是想妈妈,如果一次次得到情感的确认,她就会慢慢相信,无论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怎样,他们之间都是相爱的母子。这样的情感认定会有助于这位妈妈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

  其次,采取适度转移的策略,减少对孩子的关注,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而将情感的关注点放到夫妻关系上。当年这位妈妈可以成功地将对母亲的依恋转换成对丈夫的依恋,那么,现在,也一定可以做到这一点。她可以对丈夫坦承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希望从他那儿获得支持和激励。当她从丈夫那儿感受到更多的爱与温暖,你对他的依恋就会增加,对孩子的依恋也会相对减轻。

  第三,建立自信。只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才能建立起对生活的安全感,而自信是可以不依赖他人独立的前提。重要的是建立对于情感的自信,可以通过和丈夫、儿子更多的情感沟通,在沟通中确认自己被爱的价值,发现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从而提升自信。

  第四,给自己一段改变适应期。当这位妈妈开始尝试和孩子分离,比如,让他独自睡觉时,你的焦虑可能会很严重,但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这种焦虑,以免孩子可能跟着你一起焦虑。你可以告诉自己,这是一个过程,克服这种焦虑,也是我对孩子的爱。这样的信念可以帮助自己完成自我的改变。

  一种健康的、安全的依恋模式的建立,也是一种新的情感关系的建立,当这位妈妈从内心深处真正完成了与孩子的分离,不仅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也会发现她和孩子、和丈夫的情感纽带更为牢固,更让自己觉得踏实和温暖。

(责编:颜健龙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不爱哭??

依据前面信息判断不构成自闭症,不用太担心。以下信息为婴儿依恋相关资料,供参考。  婴儿依恋是指婴儿于早期抚养者建立起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主要标志。  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发展情况,将决定孩子一生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  根据鲍尔比和安斯沃思等的研究,可以把婴儿的依恋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出现社会性微笑,对所有的人反映相同。
  2、有产别的社会反映阶段(3-6个月),在陌生人面前的反映少于在亲人面前反映的频率。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出现陌生人焦虑,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能够考虑母亲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安斯沃思根据陌生情景发的研究,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
  1、安全型依恋,占65-70%左右,此种类型婴儿,当妈妈离开时,会有些许不安,当妈妈回到身边时,会感觉很开心。
  2、回避型依恋,占20%左右,当妈妈离开时,此类型婴儿没有什么反映,当妈妈返回时,也无反映。
  3、反抗型依恋,占10-15%左右,当妈妈离开时,此类型婴儿会竭斯底里的反抗,当妈妈回来时,则出现矛盾心情(即想亲近妈妈,又生妈妈的气)。
  由于环境的变化,和母亲的抚养方式,婴儿的依恋类型也可能会出现变化。

Q:我总要吹毛求疵,阻止自己恋爱

袁网友:

   从表面看,是你对女朋友的多度挑剔造成你无法健康的发展和异性之间的感情,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情况通常是源于自身对感情缺乏安全感,惧怕和他人的亲密关系,由于自己不了解潜意识的深层动机,因此通

  过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把造成你们之间关系发展阻碍的原因和过错归之于对方,借以减轻自己的内疚和焦虑,这种防御机制称为外向投射。 从依恋理论来理解爱情的发展,那么,成年人的爱情体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你的表现比较符合回避型。

  安全型的人比较容易和人接近,很少担心被人抛弃,因此他们在爱情关系的发展中容易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感觉到更多的愉快、友好和信任,因此他们更容易发展出稳定和谐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的人在发展亲密关系时常常感到不那么舒服,不能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情,不容易信任对方,惧怕亲密关系,因此常常拒绝承认自己的依恋需要,不自觉的阻碍和破坏亲密关系的发展。

  焦虑/矛盾型的人特别渴望亲密关系,但他们常常担心对方不会回应自己的感情需求,担心会被对方抛弃。

  心理学研究认为,成年人的爱情关系与婴儿对父母的感情依恋很相似,在依恋的类型划分上也很相似。孩子早年与父母的感情依恋常常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爱情依恋方式。

  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改变呢?研究证明,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有新的积极的人生体验后,依恋类型有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尝试与别人发展出有益的亲密关系后,有可能使一个非安全型的人发展出能够信任他人的关系模型,学会与伴侣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因此,希望你积极的做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消除对他人的挑剔和怀疑,学会信任他人,才有希望发展出长期、稳定和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

Q:母子依恋关系一般持续到几岁?

母子依恋,简单的说就是母子情感,可以理解为婴儿和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母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是婴儿感情社会化最初的表现。这也是动物本能激发,更是人类高级心理的良性基础。那么,母子依恋关系一般持续到几岁呢? 根据依恋曲线的观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三次依恋期,和三次叛逆期,且这六段时间是交替进行的。0-2岁第一依恋期,2-3岁第一叛逆期,3-6岁第二依恋期,6-8岁第二叛逆期,8-10岁第三依恋期,10岁-青春期结束,第三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会有相似的表现,不同的依恋期会有不同的依恋。下面不妨谈谈0-2岁依恋期的具体表现: 一、0-2岁为母婴的生理依恋。 0-2岁这段时间,儿童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通过母乳喂养、亲密接触、亲子互动,很好的满足了儿童的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在这一阶段又有以下不同情况: 1、婴儿出生到3个月——婴儿对人的反映不加区分,对所有人的印象几乎是一样的,所有的人的接触,如抱他、对他说话,都能引起他产生高兴、兴奋的情绪,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满足。此时的婴儿还未对任何人(包括母亲)产生偏爱。 2、婴儿3个月到6个月——婴儿对人的反映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其他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感情是不同的。这时的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则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就更少。 3、6个月到2岁——情感联结。从6-7个月开始,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当母亲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很难替代母亲使婴儿高兴。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则会马上显得十分高兴。同时,只要母亲在身边,婴儿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环境等。这一切表明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4、2岁以后——伙伴关系。2岁后,孩子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该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时,婴儿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并认识到她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交往时双方都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时与母亲空间上的临近性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比如,当母亲需要做别的事情,要离开一段时间时,婴儿能理解这种情况,而不是大声哭闹,他可以自己较快乐的在那儿玩或通过言语、目光与母亲交谈,相信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回来。 二、母亲是这个阶段的教育权威。与叛逆期相比,依恋期是更好的教育时期,因为个时,儿童有求于家长,家长恰好将其作为教育的契机。母亲在这个阶段是教育的权威角色,父亲则扮演教育口令的解读者、示范者与亲子关系的协调者。教育具有一致性,就是说这个时期,母亲是唯一的口令发布者,而父亲和家庭成员可以有自己的教育观点,但母亲是孩子面前口令的发布者,不可在孩子面前与母亲唱反调。如果有了教育分歧,可以在私下交流与探讨。 三、通过亲子互动开展早期训练。可以在家庭中进行早教,母亲是孩子第一任早教教师。0-2岁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精细动作训练、注意力训练的关键期。 最后说一下,一个成年人的健康人格是需要母子依恋做基础的,且是伴随一生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依恋绝不是依赖。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