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

家庭医生在线 2012/6/20 9:45:51

  进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家三口。可爱的小女孩,两三岁的样子。我走进去站在里面,小女孩迅速移动到妈妈身后。我对小姑娘说:“你好,你几岁了?”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腿上,一声不响。妈妈低头对女儿说:“别不好意思,告诉阿姨你几岁了。”女儿躲藏得更深了。妈妈有点歉意地对我说:“她就是这么不大方,有点胆小。”旁边的爸爸也说:“快出来跟阿姨讲话呀!”直到他们离开,小女孩都没有开口。

  小女孩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外界事物的怀疑和警惕。与陌生客体保持距离、靠近母亲是她保护自己免受不可预料之伤害的主要方式。这种情绪与通常的高兴、愉快、喜悦、兴奋等正性情绪相反。正性情绪会引导我们靠近给我们带来正性情绪的客体。而负性情绪,比如伤心、痛苦、悲哀、愤怒、紧张等,则引导我们远离带给我们这种情绪的客体,或者帮助我们的身体准备应对可能的伤害。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正性情绪帮助我们靠近对我们生存有利的资源,比如爸爸妈妈,好的食物,玩具。而负性情绪则帮助我们远离危险,比如陌生人、滚烫的食物、黑暗等。所以,正性情绪有利于我们的发展,而负性情绪保障我们的生存安全。

  10年前,我的德国老师西蒙教授在教学现场演示心理治疗。一位家长焦虑地向他求助:“我们7岁的女儿怕黑,不肯自己呆在房间里,怎么办?”老师的回答完全颠覆了我的理念:“你的女儿很敏感,她很懂得保护自己。”然后,他翘起大拇指,对女孩子说:“你很棒!”本来缩在沙发上、紧张不安的小女孩子,脸色立即明朗起来,治疗结束时,居然兴高采烈的。我猜想是因为终于有人帮助她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她了。

  西蒙所演示的,正是“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而电梯中的父母,以及我们通常所做的,则完全相反。我们常常批评、压制、否定、责备甚至呵斥那些表现出负性情绪的孩子。

  其实,母亲在孩子刚刚降生的最初1年里,都做得非常好。当孩子哭闹时,母亲不是制止孩子哭,而是检查孩子是否饿了、冷了、尿了、受伤了。所有疑点都排除后,如果孩子还是不停地哭,母亲就会送孩子上医院—负性情绪提示我们,人正处在不良状态中,或者很不适应当时的环境。

  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克制情绪或者压制情绪,而是去掉环境中不利的因素,或者积极主动地调整我们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遗憾的是,当孩子长大后,我们却常常简单、“粗暴”地遏制这些具有保护意义的负性情绪。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面对一个处在负面情绪的孩子时,应该怎样引导?

面对一个处在负面情绪的孩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想要赶紧把孩子从负面情绪里拽出来,但其实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是人类最自然的情绪状态,强加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能会让孩子在负面情绪里陷得更久,或者会增添出别的负面情绪来。面对一个处于负面情绪的孩子时,怎样引导才是合理的呢? 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理解和包容目前孩子处于负面情绪的表现。父母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的释放很重要,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父母对他的情绪是认同的,孩子是有安全感的。这也是一种共情的心理疏导方式。 其次,要给孩子进行情绪的疏导。父母首先保持一个相对平静的情绪状态,在理解体谅孩子负面情绪的同时,通过交流明确原因,也就是说导致负面情绪的事由,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步一步的分析或者采取一种注意力转移的措施,慢慢的孩子的情绪会稳定下来。 再次,当这个事情过去1-2天后,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可以找个机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是你自己的,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问题,爸爸妈妈是永远爱你的,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去解决问题,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应该要主动去表达寻求帮助,而不是闹情绪。这样至少对孩子来讲他会信任你,也为他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方式。 人人都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才是更为重要的。

Q:河南治白癜风哪里权威,白癜风患者如何摆脱负面影响?

正确的面对现实很多人的烦恼是由于对于生活的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一旦这些期望没能实现,烦恼也就随之而来。因此,正确的面对现实,不抱幻想,也就不会自寻烦恼了。转移注意力有了烦恼,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工作、娱乐或者其他感兴趣的方面。

Q:如何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看负面信息很难受,可能是对负面信息的接受能不足,对挫折、逆境的承受能不够,应提高自己对负面信息、挫折、逆境的接纳能。建议在平时应多留点时间观察自己,观察自己内心负面的东西,学会包容它们的存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