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须知!

2021/10/29 8:29:02 举报/反馈

胰岛素贯穿于1型糖尿病整个治疗期,弥补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缺乏的情况,稳定体内血糖水平,降低患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对于第1次用胰岛素的患者来说,必须了解降糖的3个阶段,以免因为用错药而诱发并发症。

胰岛素控制血糖分为哪几个阶段?

1、降糖期

没有注射胰岛素之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由于高糖毒性作用而抑制胰岛B细胞功能,口服降糖药物根本不能稳定血糖。这种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采取多针皮下注射胰岛素。此阶段糖尿病患者所需的用药剂量大,其目的是快速去除高糖毒性效果,等血糖稳定之后,症状也随之缓解。值得一提的是,多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必须谨记晚上注射长效的胰岛素,白天注射速效胰岛素,不可用颠倒,不然会导致血糖波动。

2、减药期

每个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期时间长短不一样,等去除高糖毒性,胰岛功能恢复后,正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应适当的减少基础量;接受多针注射的患者应适当的减少注射次数。不少患者减药期是第1次用胰岛素后的一个星期~3个月,期间应调整好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就能减少胰岛素用药剂量。不过,从降糖期到减药期过渡时一定谨慎,没有及时减药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3、维持期

持续接受胰岛素治疗,胰岛功能会逐渐平稳,良好的饮食和运动等习惯也慢慢养成,相对来说胰岛素剂量固定,此时进入维持期。有些糖尿病患者应适当的更改降糖方案,如长效胰岛素单针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也有些患者调整为预混胰岛素又或是三针注射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血糖稳定后也不能太大意,还需定期复查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能了解最近三个月控制血糖的效果,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的情况,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好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

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2型糖尿病出现严重的感染、做大型手术和受到外伤、2型糖尿病伴有严重并发症、继发于重度胰腺疾病的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重度营养不良和消瘦者需注射胰岛素治疗,不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责编:张颖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吗?

有些患者认为,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一旦使用胰岛素也就意味着糖尿病变重了。从某些角度来说,胰岛素的使用确实说明我们的胰岛功能已经比较差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各种并发症,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维持血糖达标,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才是最重要的,而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是最好的降糖手段。  另外,我们应当明确一点,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延续、胰岛素分泌减少是一种自然过程,也是每位糖尿病患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胰岛素分泌减少的过程中,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控制血糖水平是最关键的。

Q:妊娠糖尿病天天要打胰岛素吗?

有妊娠糖尿病的情况,一般就需要饮食控制,如果血糖增高比较明显,也需要配合应用降血糖药物治疗,一般在这个阶段,应用药物是有局限性的,相对来说,对于降糖的药物,一般胰岛素副作用是比较小的,一般这个阶段主要是用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控制,尽量避免吃含糖分高的食物。

Q:2型糖尿病有必要早期就使用胰岛素治疗吗?

在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中,胰岛素往往是其它降糖药物不能控制血糖时的最后选择。此时胰岛素分泌功能衰竭,血糖难以控制稳定。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和治疗手段的增加,早期胰岛素治疗的循征医学证据越来越多,何时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及具体治疗方案亦是国内外糖尿病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  2004年翁建平教授为首的团队进行的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研究与1997年以色列及2004年加拿大的研究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治疗领域最重要的三项研究,被列为2006年美国糖尿病年会的三个热点研究。这一系列研究均证实了早期胰岛素治疗可诱导病情缓解。  随后,在全国9家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的初诊2 型糖尿病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口服降糖药对血糖控制缓解率以及胰岛B细胞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强化胰岛素治疗在诱导长期血糖控制及维持胰岛细胞功能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美国的LingvAy等对5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早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5年,发现早期启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保护患者的胰岛功能。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