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高血压应该如何应对?

2018/6/19 8:06:00 举报/反馈

高血压是如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那么,什么会导致高血压呢?高血压控制过程中有什么注意呢?

多因素可导致高血压

1、遗传因素。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所以预防高血压首先要看看自身是否有遗传因素。

2、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恶劣环境,容易导致情绪异常,也就更易导致高血压。如果一个人长期受到噪音的不良刺激的话,就可能导致情绪发生变化,所以也可能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年龄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年龄越大,新陈代谢也会越来越缓慢,进而导致情绪异常,年老者也就更易患病。

4、生活习惯因素。生活中,饮食搭配不当、运动不合理,抽烟喝酒的坏习惯都会导致高血压。

5、其他因素。肥胖、糖尿病、肾动脉狭窄等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要如何用药?

上述我们了解了高血压的一些常见病因,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高血压应该如何控制:

首先,要合理用药,药物的正确使用是控制血压的关键缓解。很多高血压病人,只有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才用降压药,还有的病人测量血压不高的时候就不吃药,这些行为都是极其错误的,降压药吃吃停停只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是非常大的,经常这样就会引起恶性循环,会对人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甚至会比平时的病情更加严重。

药物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不是越贵越好。尤其是现在很多广告吹嘘某种药可以治疗百病,其实可能是一种误导,所以病人千万不要盲目的用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降压是要一定时间的,并不是 快越好,用药的时候最好用长效药,而且要单一用药,不能够大量的服用降压药,这样很容易导致血压降得太低过快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疾病。

有些高血压病人不去医院看医生,而是跟着别人的经验,自己到药店去买降压药。其实有些药物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的病人,每个病人的年龄不同和身体素质不同,而且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能力也会不同,所以病人千万不能够盲目的用药,应该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

最后,高血压病人在平时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或者胡闹的增减药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千万别走入了服用降压药物的误区,想要有效的治疗高血压,那么就应该避免上述手续的禁忌。

(责编:庄闲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要如何应对高血压前期?

你好,所谓高血压前期(高血压前期或称准高血压),就是指收缩压(SBP)为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DBP)为80~89毫米萊柱者。在高血压前期就是需要得到有效的以及治疗的,从饮食上以及药物上都是需要注意的。

Q:要如何应对高血压前期?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正常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高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而对介于其间的120~139/80~89毫米汞柱的血压,其分类国际上尚无一致的提法,欧洲和我国均称之为“正常高值”,在美国则称之为“高血压前期”。  对待高血压前期,主要措施是从全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如减肥或控制体重、限盐、增加体育活动和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限制饱和脂肪、烈性酒,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注意心理平衡等。  美国心脏学会评出的2005年十大研究进展中,其中一项就是有关高血压前期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危险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3.5倍和1.7倍。如能对高血压前期进行积极治疗,47%的心梗将可以避免。因此建议高血压前期的人群,除了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该采取更多的治疗措施以控制血压。这一建议是有益的,但要进入医学实践,尚有待于更多的临床证据。

Q:要如何应对高血压前期?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正常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高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而对介于其间的120~139/80~89毫米汞柱的血压,其分类国际上尚无一致的提法,欧洲和我国均称之为“正常高值”,在美国则称之为“高血压前期”。  对待高血压前期,主要措施是从全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如减肥或控制体重、限盐、增加体育活动和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限制饱和脂肪、烈性酒,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注意心理平衡等。  美国心脏学会评出的2005年十大研究进展中,其中一项就是有关高血压前期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发生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危险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3.5倍和1.7倍。如能对高血压前期进行积极治疗,47%的心梗将可以避免。因此建议高血压前期的人群,除了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该采取更多的治疗措施以控制血压。这一建议是有益的,但要进入医学实践,尚有待于更多的临床证据。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