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睡眠其他心病

临床上怎么诊断躁狂症

2018-04-22 09:09:38

躁狂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很多人会被躁这个字误导,觉得躁狂症患者的脾气比较暴躁,因此认为脾气不好的人容易得躁狂症。那么这个说法对吗?在临床上又是如何诊断躁狂症的呢?

虽然躁狂症患者有一个明显特征是情绪容易高涨、以及容易被激惹,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脾气不好的人会比较容易得躁狂病。实际上,脾气不好和躁狂是两个概念,躁狂症的成因很多,遗传、性格、环境以及一些精神刺激都会导致人患上躁狂症,脾气不好的人得躁狂症的概率并不大于一般人。

除了情绪高涨,躁狂症患者还会有其他表现,例如精力旺盛、不感疲乏、几天不睡、话语增多、活动增多,以及出现幻觉、妄想,经常自我评价明显过高等等。在临床上,躁狂症目前的诊断主要是看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然后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一周。然后,再做一些疾病的排查,排除躯体疾病,例如甲亢所引起的躁狂;或者其他相关检查,例如物质滥用,像毒品、激素等滥用也会影响大脑功能,也可能引起躁狂。包括躁狂症在内的精神疾病,在临床上的诊断,都需要结合医生的判断来进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潘集阳(专家预约)指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躁狂症,首先应该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如果确诊为躁狂症,一定要配合医生,找出自己具体的患病因素,这样才能尽快地制定一个最佳的、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才能够对躁狂症患者进行比较有效的治疗。

目前躁狂症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躁狂症具有病情反复、病程较长的特点,所以,治疗过程中,为了减少复发,患者不能私自突然停药,同时,医生要定期随访,药物治疗中要配合心理治疗。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要注意理解病情,做好躁狂症的护理,很多躁狂患者都是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从而导致病情反复,一定要加强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卫生教育。

潘集阳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躁狂症的防治要注意一下四点:

1、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

2、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

3、长期治疗,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

4、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本文指导医生:
潘集阳

潘集阳教授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擅长疾病:擅长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睡眠障碍(包括儿...[详细]

(责编:钟吉怡 )
分享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