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进补养血药膳 女人经期轻松过

2017/10/16 15:36:41

1、不要刻意吃甜食。如饮料、蛋糕、红糖、糖果。防止血糖不稳定,避免加重经期的各种不适。

2、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疏菜、水果、全谷类、全麦面、糙米、燕麦等食物。摄入足够的高纤维食物,可促进动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镁的含量,可调整月经和镇静神经。

3、在两餐之间吃一些核桃、腰果、乾豆等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

4、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吃肉类、蛋、豆腐、黄豆等高蛋白食物,以补充经期所流失的营养素、矿物质。

5、饮食应定时定量。可避免血糖一下升高、一下降低,减少心跳加速,缓解头晕、疲惫、情绪不稳定等不适。

6、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等,因这类饮料会增加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可改喝大麦茶、薄荷茶。

7、避免吃太热、太冰,温度变化过大的食物。

8、有大失血情形的女性,应多摄取菠菜、蜜枣、红菜(汤汁是红色的菜)、葡萄乾等高纤质食物,以利补血。

9、即将面临更年期的妇女,应多摄取牛奶、小鱼乾等钙质丰富的食品。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身体虚’吃什么

中医将体质虚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脾阳虚等等,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体虚是机体某些功能有所减退,不一定患病,即西医所称之“亚健康”,如不及时补养,调节和调理,令进一步发展,对健康不利.治疗虚弱,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需通过进补来调整虚实,进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并需依照各人的体质和病证中行辨证辨体进补,进补有药补和食补,不论是采用药补还是食补,均是为了补虚扶正,食补有时比药补更为重要,因为食补不谨可补虚祛邪,并可扶正,达到补虚扶正的要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新的平衡,恢复健康,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进补是为了补虚扶正,若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不当的进补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壮实的人服了人参,阿胶等性温的补气血药物,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虚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了生地,麦冬,鳖甲等补阴药食物,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痛等,这些都是因进补不当,损伤了胃气,违反了中医辨证说辨体施补的原则.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体虚的食补食品和药膳食疗方:1.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1.(1)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1.(2)补气虚药膳食疗方举例:玉珍鸡:母鸡一只洗净,鸡肚内放人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g,加调味蒸食,可补气养精.黄芪蒸鹌鹑:黄芪6~9g,鹌鹑2只共蒸食,可补气虚.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2.(1)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2.(2)补血虚药膳食疗方举例:当归乌骨鸡:当归,黄芪各15g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一只共蒸煮,吃鸡肉喝汤,可补血虚.阿胶糯米粥:阿胶9g(打碎)与黑糯米60g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对两虚之体的食补可分别选用上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食品及药膳进行辨证辨体施补,更应根据虚弱的轻重交替选服,通过进补待虚弱的表现消失,恢复健康后应停服进补食品及进补药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无虚不须补,避免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进补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反而对健康不利.

Q:秋季养生进补需避免哪些误区?

很多人知道进补的重要性,却不知科学进补的方法。 1、忌过量进补 补品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过量服用反损伤身体。进补应遵循“阴阳调和”的原则,过量进补会打破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导致流鼻血、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因此,强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一理念并不科学。 2、忌无病滥补 “补法”是中医疗法之一,通过药物的功效,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归平衡,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对于健康人来说,用药并非进补的唯一途径。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运动以及均衡的饮食均能起到“进补”的作用。 3、忌乱配药材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以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之说,配制药膳须根据药物属性决定。药膳讲求合理配伍,如果乱配药材会降低药效,万一药性相左反而会加重病情。此外,用药剂量应严格控制,剂量小药物不起作用,剂量大了则会产生副反应。如人参每人每次服用不宜超过5g,每周1-2次。若一次便用20g人参煨汤,服用后引起流鼻血等问题,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应引以为戒。

Q:秋季养生不同人群如何进补?

平补药膳一般人皆可食用,对体质较差、阴阳两虚、气血两亏者也较适用,但仍需注意因人而异。未成年儿童尚在生长发育,自身调整能力较强,无需刻意大补,适用于成年人的药膳方不能套用在儿童身上。老年人因气血衰少,应以补益肝肾为主。同时,老人多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进补时应根据个人体质谨慎选择药材,才能真正起到补益身体的作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