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泥鳅,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它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有"水中之参"的美称。泥鳅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在北方比较少见,主要生活在湖池中。泥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有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烟酸、铁、钙等,能补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养肾生精,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的人食用。
在很久以前,泥鳅就被当成美味食用,但由于当时生活条件不好,都是直接清洗下锅煮熟即可食用,也觉得是很不错的美味,很少注意到是否需要去除内脏。但是现在不同了,虽然还是以前的泥鳅,但是我们现在食用更注意它的美味以及营养价值,不仅仅是为了解馋和裹腹,因此我们在食用泥鳅时最好是去除内脏。内脏永远是脏的,如果不去内脏的泥鳅,煮熟了以后一看见那黑乎乎的内脏,会影响吃泥鳅的口味。
一般要去除泥鳅内脏前,是先把泥鳅放到水盆里面,加适量的水保证泥鳅不会游出来就行,然后均匀的撒上一层盐,不要太多,以免泥鳅不适应环境而死去。两个小时之后,把盆里面的水换掉,重新换上干净的水,在水面均匀的撒上一层盐,盐的含量要比上一步骤少,三个小时之后,把盆里面水换掉,加上清水,这时候就不需要加盐了。次日早上在换一遍清水,下午的时候如果水还是清澈的那就可做菜了,如果水还是浑浊的,继续换水。基本上两天到三天的时间,差不多泥鳅内脏里面的脏的就能出来了。
此外,做菜之前一定要去头和内脏。把盆里面的水倒掉,泥鳅皮肤比较黏,用剪刀剪头,全部剪完头之后再挨个去内脏,然后用清水认真洗三遍就可以做菜了。这样即能够保证泥鳅的营养价值,又能够保证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