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粥方适用于呕吐、消化不良、腹痛等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此方选自《饮食辩录》。
甘松5克,粳米1~2两。行气止痛,补脾健胃。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胃寒呕吐。先煎甘松取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甘松药汁,稍煮一、二沸即可。
甘松,异名“香松”为败酱科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甘松的根茎。主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而气香,故又名“甘松香”,后世简称“甘松”现在,除四川主产外,甘肃、青海亦有所产。入药以主根肥壮、条长、芳香味浓者为佳。
根据中医古书上记载,甘松专入脾胃经。性温无毒,《本草纲目》中说:“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汇言》称:“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还说:“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根据临床实践,甘松的作用在于理气郁、醒脾胃、止疼痛,它可以“助胃液之不足,增消化之机能”,适用于胃痛,胸腹胀痛,头痛,不思饮食。
甘松同米煮粥稀粥,有一股香甜药味,对胃口不开,消化不良,脘腹疼痛的患者更为合适。清章穆《饮食辩录卷二》中记载:“甘松粥,研末入粥主胃寒作呕,脾气不运,又最能引开胃气上升,令病人思食。“尤其是对消化机能减退的中老年人以及病体虚弱的人来说,经常吃些甘松粥,对开胃口,助消化颇有益处。
甘松粥以3~5天为一疗程,每天两次宽腹温热食用。由于某松含有挥发油,因此,不宜过煎久煮。发热的病人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