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年会出现的心病与解法

转载 来源: 99健康网 2015/8/10 8:50:44

人到中年,各方面都趋于稳定,但是这时候难免也会出现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些心理问题都有哪些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吗?

中年人要经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一过程的艰苦磨炼。中年人心理上处在成熟的时期,但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重任。但长期持续承受高强度的精神紧张压力,会使其身心疲劳。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调整,久而久之,不仅表现出心理症状、躯体症状,还会有行为症状,如生活无规律、消沉孤独、焦虑不安、头昏目眩、胸闷心慌、失眠、不停地吸烟、过量饮酒等,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继而引发身体疾病。

心脑血管病、前列腺炎、颈椎病、肝胆疾病已成为中年人身上的几颗“定时炸弹”。因此,中年人做好自己的心理保健是极其重要的。

中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在工作、生活过程中过度使用心理能力,使其功能降低的现象,是长期的精神超负荷造成的。其表现一般是总处于一种思考状态,反映出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等情绪。常出现以下表现:

1、早晨醒后,浑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不愿意和别人交谈。

2、学习工作均打不起精神,工作错误多、效率低。

3、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稍有不顺心就动肝火。

4、眼睛易疲劳,全身不适感,出现眩晕、头痛、头重、背酸等症状。

5、困乏,但是躺在床上又不能入睡。

6、厌食、挑食、口味变化快。

二、更年期神经症

有些中年男性出现心身功能失常所致的神经症,我们称之为更年期症状,如失眠、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易激惹、烦躁、焦虑不安,同时伴有心悸、潮热、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机体衰老、睾丸功能减退、男性激素分泌减少等所引起。

三、疑病感

有些中年男人对个人或家庭的安危和健康格外关注,过分担心疾病,把身体正常衰退迹象看成大难临头,对机体感觉十分敏感,稍有不适就怀疑得了某种不治之症,为此忧心忡忡。尤其听到或者看到同龄人得了重病或者去世,总与自己身体现状联系。这些是无形的心理压力,会削弱身体的抗病力,反而给各种疾病开了方便之门。

四、病态怀旧

屏蔽此推广内容怀旧无可非议,然而一味的怀旧、沉溺过去就是病态了。某些中老年人表现出顽固执拗,在自己的某种陈旧观念上固执己见,坚信自己的过去经验,否定客观外界条件的变化,拒绝采纳不同意见。回避现实,整天陶醉在自己的怀旧体验和怀旧情绪与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是过去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文化艺术都是好的,看不惯眼前社会一切新鲜事物,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思想与行为不能与时代同步。但是,自己内心总有一种孤独感、遗弃感、失落感,经常处于压抑的状态。

五、男性对自己体力衰退、性能力减弱的担忧要比女性强烈得多

“性”到中年,部分中年男性仍然希望自己能保持年轻时期那样的性状态。这种不现实的性期望使一些中年男性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当这些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性机能障碍。可以想象,一个经常处在焦虑中的男性,是很难有良好的性状态。

应怎样做好心理保健?

1、量力而为

中年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生活目标。人们常讲对工作要只争朝夕,但人到中年,由于身心健康的特点,对自己的体力与能力要有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知道,“革命加拼命”虽然表现出崇高的品质,但并不科学,工作计划应制定的留有余地,切莫把目标定得太高,以免长期心绪紧张。

2、保持乐观

中年男性可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不太顺当的人际关系,如因家庭问题或因工作、事业不顺而烦恼等等。如果不善于摆脱,事事过分认真,钻死胡同,经常忿忿不平、恼怒不休,可能会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

3、培养业余爱好

只有会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适当健康的业余爱好,比如琴、棋、书、画、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可以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陶冶性情,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

4、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生活,调节生活方式,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坚持参加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帮助驱逐不良情绪。另外就是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有利身心的调整。

5、恰当自助,善于求助,不讳疾忌医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最先采取的都是自助,自问:问题出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这实际上就是自助。自助是对抗心理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比如平时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换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关心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当自助不能奏效的时候,应该向亲朋好友求助,通过与自己信赖的人倾诉、交谈来缓解精神压力、心理负担。有相当一部分的心理问题在求助这个环节就被解决掉了。如果自助和求助还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就应该及时求医。克服面子问题,接受医生治疗,不能被“耻感”挡住自己求医。

(责编:李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中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中年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家庭与事业的压力都很大,患病后思想负担较重,往往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会表现出以情绪低落为主的焦虑心理,担心病情会影响自己的将来,恐惧死亡,或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患病后的中年糖尿病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控制病情的重要性,尽量不抽烟、不喝酒,严格控制饮食;要做到不着急、不生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工作时要调整好工作的心态、强度和时间;经常做适量的运动,使全身的血脉保持通畅;积极治疗,稳定病情,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糖尿病是一个常见病,通过调节情绪,合理饮食、运动,正规服药治疗,血糖可达到良好控制,能与正常人一样正常工作。

Q:中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中年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家庭与事业的压力都很大,患病后思想负担较重,往往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会表现出以情绪低落为主的焦虑心理,担心病情会影响自己的将来,恐惧死亡,或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患病后的中年糖尿病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控制病情的重要性,尽量不抽烟、不喝酒,严格控制饮食;要做到不着急、不生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工作时要调整好工作的心态、强度和时间;经常做适量的运动,使全身的血脉保持通畅;积极治疗,稳定病情,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糖尿病是一个常见病,通过调节情绪,合理饮食、运动,正规服药治疗,血糖可达到良好控制,能与正常人一样正常工作。

Q:人到中年,要有“四戒”,指的是哪四个?

人到中年,是社会的柱石,家庭的顶梁柱。历经事业成败、职务升降、家境优劣、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无不在他们心理上掀起波澜。长期持续承受高强度的精神、体消耗,无疑会严重地威胁着中年人的心身健康。这就必然使中年人逐步进入身心健康失衡的“多事之秋”。养生、防病于未然,也就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有“四戒”。那么,“四戒”指的是哪四个? 一般而言,人到中年,要有“四戒”,指的是以下四个: 一、戒过劳。超负荷的任务强加于己,不怕疲劳连续作业的拼搏,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适当休息,时间久了,就会积劳成疾,更有甚者过早谢世者不乏其例。壮志未酬身先死,会给家庭、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中年人要戒超负荷运转。当然,应避免懒惰。 二、戒发怒。愤怒是人们最不善于处理的一种情绪。发怒会使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易诱发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中年人要善于控制情绪,尤其不要发怒。 三、戒争斗。《论语·季氏》有言:“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意思是,中年人正值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这里的争斗指精神层面的“斗气、斗勇、斗胜”。事事争强好胜是不少中年人的通病。这类人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都很高,这与他们经常处于情绪紧张的应激状态有关,“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说的就是中年人。不论学历高低、钱财多寡,每位中年人都要克服好胜心,做人大气点,不要锱铢必较,用宽和的心态对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自身的健康。 四、戒纵欲。人到中年,一些人认为大势已去,抓紧时间“补课”。医学家孙思邈说过:恣情欲,则命同朝露也!祖国医学认为:房劳过度则伤肾。若肾气衰,轻则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重则诸病缠身,危及寿命。人到中年,夫妻恩爱无可厚非,但要适可而止,不可纵欲。 胡为民四、戒纵欲。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