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40岁人要小心糖尿病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2/3 10:03:37 举报/反馈

以前,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人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上该病的人已经提前了许多。专家指出,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前后的人群,应该特别注意糖尿病。

年龄超过40岁,体型较为肥胖,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者;直系亲属有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人群;长期暴饮暴食,饮食较油腻者;有口渴、多尿、食欲旺盛、体重减轻症状者;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人群。如果有以上因素的,已经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了。

为什么40岁的人要小心糖尿病呢?

这是因为这类人群过多的应酬和运动量减少,部分事业有成者就已大腹便便,患糖尿病的几率猛然增大。所以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远离糖尿病威胁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习惯,保持营养全面充分;

2、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加强体育运动;

3、不吸烟,不饮酒;

4、在初次检查3年后重复检查,经常监测血糖及尿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腹部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

通常没有确诊糖尿病的人群,一般都不会主动监测血糖,那么,假如不测血糖,怎么知道是不是存在高危因素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介绍了几项参考因素。

第一,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不管是否有遗传背景,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因素,高龄的人一定比低龄的人容易得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的提前,以往强调45岁,现在40岁以上的人都要警惕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每年体检的时候应注意自己空腹血糖。

第二,遗传背景。凡是有糖尿病家族背景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最新的调查发现,父母为糖尿病患者,子女更容易患糖尿病,而兄弟姐妹中已经有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因此对糖尿病家族史的了解非常重要。除此以外,本次调查统计还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或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无家族史高,但没有糖尿病家族风险大,所以凡是有这几种疾病家族史者的后代,较易得糖尿病。

第三,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如果仅为四肢发达,腹部并不胖还好,因为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四肢不胖,只肚子胖的,为腹型肥胖,诊断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除上述因素,已有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或者空腹甘油三酯水平高,或者在妊娠期间有高血糖,或者有生8斤以上孩子的妇女均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第四,心血管病人伴随糖尿病风险高。在前几年欧洲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心脏病的高血糖的调查,在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测定血糖,发现2/3有高血糖,其中一半已经是糖尿病,另一半是糖尿病前期,提示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冠心病患者中伴随1/3糖尿病,1/3糖尿病前期。基于这个结果,中国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神经疾病科、脑血管疾病科也作过调查,发现了相似结果,也就是说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2/3到达了高血糖状态,高血糖程度不同,约有一半达到糖尿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伴随率非常高。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怎么预防最好呢

糖尿病的预防:在全社会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监护和治疗能力,预防糖尿病,早期发现糖尿病及规范化管理糖尿病,以减少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组织和开展三级预防:
1.初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措施为改变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不良环境因素,如能量摄入过多,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及久坐的生活方式等;以及加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和监测。
2.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糖尿病。
3.三级预防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以降低伤残死亡率。

Q:糖尿病怎么预防? 糖尿病怎么预防?我的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主要以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为主,并且如果血糖过高的话,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吃含糖十以上的食物,要定期复查。

Q:如何预防糖尿病?

如果是一型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预防方法,如果是二型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来预防。 一型糖尿病的发生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是胰岛素细胞被破坏,出现了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一般没有特别好的预防方法。二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可能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合理的饮食,控制体重,另外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