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自杀者的5大共同心理特征

转载 来源: 寻医问药 2013/10/26 7:21:04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一起来跟寻医问药网心理小编学习下吧。

你知道自杀者的共同心理特征吗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

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

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

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

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

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责编:彭碧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阻止自杀行为?自杀行为如何治疗?

自杀行为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对自杀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自杀未遂者在综合医院救治时心理干预以及自杀死亡亲人的心理指导。 抗抑郁药治疗:自杀观念、自杀行为是抑郁的组成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极高,因此,对自杀者进行抗抑郁药物只来说有效的措施之一。这些药物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其他新型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文拉法辛等。 心理稳定药物:锂盐除保护抑郁症患者不再发作外,可通过加强中枢5-HT功能,对自杀者发挥有益的作用。 电休克治疗:抗自杀效应明显,3-5次电休克治疗后即可改善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 抗精神病药物:精神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仅有助于降低自杀的风险,而且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有效。

Q:怎么预防自杀行为的出现?

自杀行为是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消长的影响下,个人素质和应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行为。影响自杀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自杀的治疗和预防也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动员社会各阶层共同识别、评定那些自杀的高危人群,纠正对自杀者的偏见和错误认识,提高全民心理素质,对自杀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强农药、精神药品、武器等管理是预防自杀的重要环节。 自杀的一般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发现自杀迹象,纠正对自杀的错误认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等。

Q:怎么与自杀者联系才能挽救轻生者的生命?

我们应充当朋友的角色,从关爱的角度,通过聊天的方式,如了解对方选择轻生的原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此刻的感受;再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轻生者灌输正能量,引导他往正面方向发展。 在与轻生者保持联系的同时,迅速让其他人联系警察、救援机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寻求专业帮助。若在网上碰到自杀事件,应在取得联系后,尽快获得轻生者目前所在位置,并通知相关人员前去救援。或许你无法从根本扭转他的思维,但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伸出援手的意识,与自杀者保持联系和沟通,至少可以延缓他自杀的行动,为警察、谈判专家等专业人士争取救援时间。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