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尿病病友运动前后数脉搏

转载 来源: 宜康糖尿病网 2013/6/19 12:18:24 举报/反馈

   防治冠心病,适量运动从来都是心内科医生向患者及大众推荐的一味“好药”。研究发现,久坐着不动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加倍。

  德国不来梅北部健康诊所集团心脏专家莱内·韩布利切特曾发现,心脏病患者如果每周规律运动,一年之后,90%的人不再复发或出现其他心脏问题。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周玉杰提醒大家,心脏病患者并不是运动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逞强,不仅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妨根据自己的心功能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患有心脏病,但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一般活动不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的人为心功能一级。对他们来说,一般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或者中等强度的球类如乒乓球等都可以选择,但运动时不要贪多求快,动作不要太猛,每次运动最好不超过1小时,轻微出汗即可。休息时没有不适,但体力活动后感觉疲乏、心悸等不适的人为心功能二级。这类患者锻炼时也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除了上面的运动,还可以多散步、跳广场舞、健身操等,但要注意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和强度,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大汗、面色苍白等,则说明运动量过大。稍微活就会出现心脏不适的人为心功能三级。对他们来说,保持正常速度的散步和打太极拳等较为适宜,如果打一整套拳觉得累,可以适当简化或每次只打半套拳。而休息时就有呼吸困难等不适的人为心功能四级,此时已经出现明显的心力衰竭,最好避免从事任何体力活动,或在家人的陪同下适当外出走一走,一旦感觉疲劳了最好马上停下来休息。

  无论心功能怎样,运动量都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此外,运动前后要数脉搏,以运动后增加不超过20次/分钟为宜。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2型糖尿病伴低血糖的病人,他的呼吸 血压 体温 脉搏

2型糖尿病伴低血糖的病人,糖尿病一般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异常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除非是疾病稳定后,药物继续作用引起的。正常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都应该和正常人一致,才是正常的,而不是说糖尿病患者,有自己的血压体温参考值。正常血压在90-140,脉搏在60-100,体温在36.2-.37.1之间。

Q:游泳锻炼对糖尿病治疗有哪些益处?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对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游泳是在阳光、空气、冷水三浴兼并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的所有疗效。  (2)游泳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能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游泳锻炼能增强人体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功能,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4)游泳锻炼可以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使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5)游泳锻炼尤其适合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与其他运动相比较,能减少下肢关节负荷,避免下肢关节劳损。  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11.1~16.7 mm0l/L以下者,以及1型糖尿病稳定期病人均适宜游泳。但要注意的是最好能长期坚持,一定要选择饭后1~2小时之间进行,不可空腹及睡前游泳。游泳锻炼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以不觉吃力或稍觉疲劳,休息后即可恢复为度。一定要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及糖块和饼干等,一旦发生低血糖能马上得到救治。  另外,为保证既达到运动效果又保证病人安全,要先行必要的医学检查以除外心脑血管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不可盲目参加游泳锻炼,以免加重病情或出现危险。  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游泳的强度,坚持时间和游泳的频度。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最为简便的判断普通游泳者游泳运动量的方法:数脉搏变化——每次游完泳后,脉搏每分钟达120-140次,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110次为中运动量;脉搏变化次数在10次以内,为小运动量。

Q:糖尿病人如何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及运动量呢?

首先,应长期坚持有规律的低、中强度运动,避免高强度运动。低、中强度的运动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有氧运动。所谓有氧运动,是指患者运动时组织器官不会产生明显缺氧。过量运动或高强度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通常通过计算运动中心率(或脉搏)可粗略地估计是否有氧运动。如果运动时的心率(或脉搏)在(170减年龄)以下,那么则为有氧运动。如果您的年龄为60岁,那么运动时的心率(或脉搏)应在110(170减60)以下。  其次,运动量及方法还应根据不同情况来定,年龄大、体质较差、有高血压及心脏病等情况者,应做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可散步、做打扫卫生等家务活、上下楼梯、逛商场、老年迪斯科等;而较年轻、无高血压及心脏病、体质较好者可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一些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运动中、后的感受来判断。一般来说,运动至轻微出汗,轻微肌肉酸痛,无明显疲劳感,休息后即可恢复体力,次日仍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此时运动较为适量;如果出大汗、胸闷、气喘、不思饮食、有明显疲劳感,休息15分钟后心率(或脉搏)仍然不恢复,次日周身乏力、酸痛,此时运动为过量,应及时调整。当然监测运动中的脉搏可能是最简单、最好的办法。  最后,做运动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一人外出运动时最好携带糖尿病卡。2.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时运动会升高血糖,此时只能做很低强度的运动;而血糖控制良好时运动又容易引起低血糖。2型糖尿病在血糖控制正常时,运动后(特别是运动量大时)也容易引起低血糖。所以,有条件者最好运动前检测血糖,如血糖小于6.0毫摩尔/升时,可少量进食后再做运动。如不能检测血糖,应准备一些食物或糖果以防治低血糖。临床曾有一些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3.最好在餐后1~2小时做运动,尤其早餐后更佳,每次可运动30~60分钟。如果每次运动休息后很快可恢复精力,每天可早、晚做两次。4.运动量、时间等应有规律。5.另外,应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