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服降糖药时常见的八个误区

转载 来源: 通信信息报 2013/6/17 14:21:20 举报/反馈

   1942年,法国医生简伯发现,用磺脲类衍生物治疗伤寒时,许多患者发生了低血糖,由此拉开了口服降糖药研究的序幕。至今,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应用于临床都超过了半个世纪。此外,人们还发明了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降糖药和胰岛素增敏剂,组成了口服降糖药的大家族。

  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虽坚持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原因何在?我们总结了8个常见误区:

  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第二,根据自觉症状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第三,不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第四,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

  第八,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因此,广大患者应多咨询专科医生,努力学习知识,克服治疗的盲目性,才能真正把自己的健康管理好。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怎么才可以把注射胰岛素换成口服降糖药

对于胰岛素的使用,老百姓存在有误区,实际上,胰岛素是所有治疗糖尿病方案最理想的。糖尿病病人尽早实施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长期严格控制达标,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给予适量的胰岛素治疗,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Q:停止服用降糖药后,夜尿减少了,请问降糖药还能吃么

目前的情况看,停止服用降糖药物之后尿液减少了,这个不能说明血糖控制的情况,对于降糖药不能随便停药,建议继续服用,需要定期做血糖化验,如果血糖控制的比较好,那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太好,那就建议联合两种以上降糖药物,或者改用胰岛素来降糖治疗。

Q:哪些情况不宜口服降糖药?

(1)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要停用口服降糖药,以免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此外,口服降糖药能通过乳汁排泄,处在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不要服用口服降糖药。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不用口服降糖药。所有的口服降糖药均需要肝脏代谢,然后通过肾脏排出。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药易发生低血糖症或药物积累性中毒,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肝肾的功能。  (3)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用口服降糖药,比如可以用拜唐苹及双胍类降糖药与胰岛素合用,效果仍然不错。  (4)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特别是已经出现肾脏及眼底的病变者,应停用口服降糖药,而改用胰岛素治疗。  (5)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高渗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有些还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或加重酮症酸中毒,因此最好不服用降糖药。  (6)其他急症。如发生心肌梗死、创伤和需要手术时,应改用胰岛素进行短期治疗。  患糖尿病的孕妇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主要通过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血糖,当血糖控制不理想或出现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少、感染等情况时应及时住院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