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警惕!味精“穿”马甲成鸡精 高温煮食产毒素

家庭医生在线 2012/9/11 9:25:05

  味精“穿”马甲成鸡精

  听说鸡精更营养、更安全,58岁的马婆婆一口气买回了10袋鸡精,将家中的味精全部更换,“街坊说鸡精是从鸡肉中提炼,比含化学成分的味精好得多”。鸡精真的比味精好?昨天,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康康姐表示,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究竟如何选择,还得依靠个人口味来。

  昨天,马婆婆介绍,她吃了一辈子味精,尽管知道多吃不好,但是缺少了它,菜会索然无味,尤其是最近听到越来越多的街坊讨论,鸡精要比味精好得多,更趋向于纯天然,考虑到家里人的饮食健康,她这才一口气买回10袋鸡精。

  专家表示,鸡精其实是一种具有鸡肉风味的复合鲜味剂,主要成分还是味精。可能会含少量的鸡肉骨料提取的物质,所以鲜味更强烈一些。在实际生活中,主要还是看烹饪对象和每个人的口味和要求来决定用量。

  如鱼、肉等食物,可以直接选择味精增鲜,这时加鸡精可能会有损食物本身的特殊风味。如果烹饪的食物风味不太明显,如馅类、汤类的食物,可以考虑使用鸡精提鲜。

  专家强调,无论是鸡精还是味精,烹饪高温食品时,要制作完成后才加入,因为温度过高会产生一定毒性。

  食用味精烹调方法不对会致癌

  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鲜味剂谷氨酸钠会转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由于炒菜时油温一般在150℃-200℃,这会使味精变成有毒性的焦化谷氨酸钠,所以,对于加入味精的“半成品”配菜的烹饪,应以蒸、煮为妥。 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有研究声称,摄取过量可能导致胃癌和内其他人类内脏疾病。但根据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只有部分人对味精有过敏反应;他们又利用白老鼠作试验,发现只有部分白老鼠摄取味精后,带有癌细胞和肿瘤。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我们中国人的菜里用得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味精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使味精失去调味意义,或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为此,请您在使用味精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二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五忌: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六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七忌: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味精小知识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说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但是,谷氨酸钠在120℃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有轻微的毒性。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味精与鸡精哪个危害大

你好,味精跟鸡精都是属于调味品,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如果适量使用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味精是一种含有谷氨酸钠的调味品,鸡精则是从味精中提取相关成分制成的氨基酸调味品,从两者的成分上来看,味精跟鸡精都是属于安全食用级调味品,谈不上有任何毒性,所以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Q:胡椒粉,鸡精和味精哪个伤害大?

首先在使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谈危害。因为过量食用任何东西都是有害的,包括水。胡椒粉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少量食用是无害的。味精是经过提炼的,早期的味精是从谷物中提取的,现在也是经过发酵等程序。味精似乎是无害的。不过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加热后(超过摄氏度)会使焦古氨酸变味有毒。因此味精使用不当是有害的。鸡精很复杂。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即味精,但也添加了许多其他东西,如淀粉。最不可原谅的是有一种新鲜的添加剂。这种新鲜的添加剂可以属于添加剂。当然,没有准确的数据来判断它是否对人体有害,但位置是最大的原罪。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胡椒粉和味精似乎是无害的,而鸡精则是待定的。

Q:味精和鸡精哪个对身体危害大?

众所周知,味精和鸡精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能够增加食物美味,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益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发酵、提取、精制而成,而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还有其他成分例如核苷酸、食盐、白砂糖、鸡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鲜剂、香精等。 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进入肠道被吸收后分解成谷氨酸,是人体需要的氨基酸之一,参与机体组织的形成与修复,维持各项生理功能。适当食用味精和鸡精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此外,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添加了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食用香料等,更能增加口感。正常食用的话,无论是味精还是鸡精,在食用上都是安全的,都是为美食提味增鲜。 相比较来说,鸡精中添加的成分比较复杂,所以如果过量食用,其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会比味精更大一些。不管味精还是鸡精,过量食用都会影响健康,特别是孕妇、儿童、老年人,建议每天味精的用量不超过5克。如果过量食用味精或者鸡精,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如: 一、过量食用味精或者鸡精后,谷氨酸经胃肠道吸收入脑后,在脑组织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过多,会导致大脑抑制性神经递质占上风,各种神经机能会处于抑制状态,出现嗜睡、头昏昏沉沉感觉。 二、长期食用过量鸡精味精,还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表现为性机能降低,肥胖症等,严重的还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影响骨骼正常发育。 三、儿童过多食用味精或鸡精,大脑生成的过多的-氨基丁酸可能抑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旁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导致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