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何为中医学上的"治未病"

转载 来源: 中国中医 2012/3/26 13:46:57

  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责编:黄俏红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治未病”我们要怎么做呢?

“治未病”要求在“未病”时采取积极措施。中医学除了使用中药针灸保健预防外,更重视通过养神来调畅情志,规律而适度运动,辨体质施膳食,辅以沐足、按摩、导引等方法内外综合调整身心。中医的养生理论核心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Q:上医治未病,请问“未病”是什么性质的病?怎么诊断?怎么治疗?

中国文化从未如此立竿见影,而是十分委婉、委婉,这是古人的珍贵和智慧。没有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疾病,没有疾病的治疗是保健的含蓄表现。医生宣传养生比治疗更重要,这类医生就是医生。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换句话说,要以全面、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每个人都要做到不病先防。大中医的理念是关于人类健康的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看病。看病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中国古人对人类健康问题有这样的定义,可见中国文化的伟大。

Q:中医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8%-10%生产的提高是由于国民健康状态改善而实现的。三分之二的疾病和过早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引起人类死亡的因素,70%以上是能被人所控制的。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累计导致正气虚弱,中医讲“治病求本”,疾病治疗需要找到根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治未病”是解决阴阳调理平衡的最好路径,中医对防病、养生有独特的优势。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