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饮茶莫贪鲜 小心引发醉茶等意外

家庭医生在线 2011/5/2 13:51:38

饮茶莫贪鲜 小心引发醉茶等意外

 新茶陈茶 都具有多种有益成分

  新茶陈茶 都具有多种有益成分

  往往人们知道饮茶有很多好处,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其实,无论春季上市的新茶还是以往的陈茶,对健康有益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茶多酚 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可溶性成分,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它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因此,茶叶对多种人体常见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应,包括防龋齿、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过敏、杀菌、抗辐射,还具有防癌效应。

  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特别是磷、钾、锰、氟等。其中,磷的含量为0.4%~0.9%,钾的含量在1.5%~2.5%之间,都属于含量较高的食品。茶叶中氟含量在所有植物中为最高,与预防龋齿有密切关系。

  茶多糖 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能抗辐射、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还能降血糖。民间泡饮粗老茶治糖尿病的实践,主要就是发挥了茶多糖的作用。

  茶氨酸 能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对阿尔茨海默氏症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都有预防作用。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大致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在茶叶中虽然也有一定含量,但难溶于水中,因此饮茶时可利用的量并不多。

  咖啡因 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等作用。还能消除疲劳,抵抗酒精和尼古丁毒害,减轻支气管和胆管痉挛,调节体温,兴奋呼吸中枢等。

${FDPageBreak}

饮茶莫贪鲜 小心引发醉茶等意外

春茶虽佳 不可贪 “鲜”

  春茶虽佳 不可贪 “鲜”

  “茶要喝新,酒要喝陈”,这句广为流传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与陈茶相比,多数在感观品质和营养价值上都有特点。

  感官品质方面,新茶外观新鲜、香气清新、汤色澄亮、滋味鲜爽。营养价值方面,许多种类的新茶比陈茶具有更强的保健功效。以绿茶为例,它的保健功效主要在于抗生物氧化性能,由于新绿茶中含较多的多酚类物质,所以抗氧化能力较强。随着茶叶陈化,多酚类物质逐渐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抗氧化能力也相应减弱。

  但是,春茶并非愈新鲜愈好,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喝更有营养。这是因为,刚采摘下来不到一个月的茶叶,由于未经较长时间放置,其中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对人有益的物质还没完全氧化,可能导致饮后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肠胃疾病患者,可能加重病情。另外,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容易使神经系统兴奋,饮用者可能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 “醉茶”现象,尤其是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因此,春茶最少要放置1周以上,半月最佳,让茶中的有益物质自动氧化后再喝。

  当然,也有一些陈茶的品质和功效与新茶相比毫不逊色,甚至还优于新茶。如普洱茶,就需要较长时间保存,才能产生良好的色、香、味等品质。普洱茶的减肥降脂等保健作用,也与长期陈化所产生的一些特殊成分有关。

春季饮食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季有些蔬菜会带毒 切莫随便吃251803
  • 春季昏昏欲睡是病吗 巧用饮食解春困243016
  • 春日上火 饮食四招防春燥210009
  •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时节我们应该护肝201089
  • 春天吃菜多讲究 应按体质来调整200896
  • 春季饮食8招让你吃出轻松窈窕身材99357
  • 春季防病饮食 预防春季多发病95489
  • 春季煲汤宜清淡忌油腻91286
  • 办工室白领的春日食谱79689
  • 四款饮食帮你保住“阳气” 71298

${FDPageBreak}

饮茶莫贪鲜 小心引发醉茶等意外

不要过量 不要过浓

  饮茶原则

  不要过量 不要过浓

  很多研究表明,茶的保健养生功效与茶饮量相关,茶饮量越高健康效应越强。但是,这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饮用过量也不利于健康。饮茶时要注意,一不要过量,二不要过浓。过量过浓饮茶,反而会给一些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利:

  便秘患者 茶叶的多酚类物质对肠胃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因此便秘患者若过量饮茶会加重便秘。

  神经衰弱或失眠症患者 不宜在睡前3~4小时内饮茶。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每杯浓茶含咖啡因100毫克,会使大脑兴奋、血流增速、心跳加快而长时间不能入睡。

  骨质疏松患者 研究发现,嗜饮浓茶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饮浓茶会导致钙缺乏。一方面,浓茶中咖啡因会促进尿钙的排出;另一方面,咖啡因可抑制食物中钙在肠道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患者 吃正餐时喝茶,铁吸收减少达60%。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导致饮食中铁吸收利用率下降。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哺乳期妇女、月经过多的女性、婴幼儿及患各类急慢性失血性疾病的患者,都不宜过多饮茶。

  溃疡病患者 茶叶中的茶碱会降低磷酸二脂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胃酸过多必然会影响溃疡面的愈合,同时也会抵消某些抗酸药物的疗效。有胃病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茶。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草酸,过量饮茶将会加重草酸类泌尿系统结石的发展。

  痛风患者 茶叶中鞣酸较多,会加重痛风病情。痛风患者不宜多饮茶,泡煮时间过长的茶更不宜多饮。

  每天喝茶不宜超过5杯,以中等浓度 (一杯水大概放3克茶叶)为宜。另外,空腹喝茶也是饮茶的大忌。人在空腹时,血糖较低,如果此时饮茶,特别是饮浓茶,会出现 “茶醉”情况。茶醉时,人会出现头晕、腿软、全身乏力等症状,与醉酒有点像。茶醉特别容易出现在体质较弱、血压偏低的人身上。

${FDPageBreak}

饮茶莫贪鲜 小心引发醉茶等意外

如何选购春茶

  如何选购春茶

  春茶纷纷上市,但是市面上出现的春茶品质却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品种,其价格也大相径庭。 “因为有冰箱,有些春茶是去年的存货,现在又拿出来卖,不是专业人士完全看不出来。”一名资深茶客如是说。

  如何挑选优质春茶,这成了困扰市民最大的难题。

  广西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南宁茶叶商会会长蔡家雄介绍,目前热销的春茶大都以新鲜的绿茶为主。怎样选购新鲜绿茶?蔡家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看颜色 凡色泽绿润,茶叶肥壮厚实,或有较多白毫者一般是春茶;

  看外形 扁形绿茶茶条扁平挺直、光滑、无黄点、无梗是好茶。卷曲形或螺状绿茶,条索细紧、白毫或锋苗显露说明原料好、做工精细;

  闻香气 有清新香气溢出且略带板栗香、绿豆香的为好茶;

  看汤色 绿茶汤色绿中显黄,好茶则汤色清碧澄净,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如刚采摘下来的一样。

  春茶怎样泡最好

  蔡家雄称,要想泡好一壶茶,须注意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春茶需选用清新的软水 (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另外,选择水温宜在80摄氏度左右,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另外,喝绿茶用具宜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无须用盖。因为这样既增加透明度,便于赏茶观姿又可以防止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品春茶也是如此,只有用心感悟,才能从品绿茶中闻到春天的气息”蔡家雄说。

(责编:吴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每天都喝茶有没有副作用

你好,茶叶含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饮茶具有以下作用:1、减肥;2、防蛀牙;3、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喝茶不宜过浓。1、一般不喝新茶,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嫩喝,因为新茶中含有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会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正确的做法是放置半个月后使用;2、晚上喝茶时茶叶要少放,不要将茶泡得过浓。3、喝茶的时间在晚饭之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Q:请问喝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喝茶的注意事项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晚上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并保持了其原始的性质,刺激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虽然少,但经过熟化过程,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适合晚间饮用。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但是,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喝茶的时间最好在晚饭之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不常饮茶的人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因此喝茶要多注意,并不是越多越好。

Q:喝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喝茶的注意事项有: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晚上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并保持了其原始的性质,刺激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虽然少,但经过熟化过程,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适合晚间饮用。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但是,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喝茶的时间最好在晚饭之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因此喝茶要多注意,并不是越多越好。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