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粤西黄菜煲猪脊骨

家庭医生在线 广东省中医院药师 佘自强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2010/8/12 9:13:57

  粤西黄菜煲猪脊骨

  粤西怀集特产的萝卜全株经当地特有的方法腌制后称为“黄菜”。这种腌菜特别色泽金黄、鲜嫩可口,它有别于咸菜,又不同于酸菜,除口味不同之外,其菜身比较干洁,更好味、好吃。在暑热日煲猪脊骨汤,可解暑清热,具有开胃消滞,增进食欲的作用。此黄菜除在粤西为广泛食用外,在我省的许多南粤特产店都有售。

  材料:粤西黄菜200克、蜜枣4个、猪脊骨5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黄菜切块,蜜枣去核;刀背敲裂猪脊骨。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试味后方下盐或不下盐。此量可供3—4人用。

 

本文指导医生:
佘自强(已故)

佘自强(已故) 主任药师

广东省中医院药剂专科

擅长疾病:中医食养药膳、中药性味功效分析。[详细]

(责编:张蓝飞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葫芦茶有什么功效?

葫芦茶能清热,利湿,消滞,杀虫。治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①消食杀虫,治小儿五疳,作茶饮。②退黄疸。③疮久有虫,敷之。解热毒,去疳积。治劳伤吐血。④杀虫,清热,止渴。治疝气,疳积。煎水洗疮疥,止痕痒。⑤消暑,清热,利尿。⑥解肌达表,健脾开胃,润肺生津,强筋骨,除风湿。⑦清热解暑,利水消滞,杀虫防腐。制茶用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预防中暑;煎水治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肠炎腹泻。

Q:竹壳茶有什么功效?

您好 竹壳茶功效:1.清热解暑:清热消暑,利湿消滞,用治感受暑热、感冒食滞、大肠湿热等病症。 2.帮助消化:其性味微苦、涩、凉,有清肺利咽、清热利湿、消滞杀虫的功效,能治咽喉肿痛,肺燥咳嗽痰血,湿热泻痢,暑湿证,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常与其它药配成清暑消滞类凉茶,也可单方100至150克煎水当茶饮。

Q:夏季有哪些食物具有解暑和祛湿的效果?

西瓜和苦瓜是夏季解暑的佳品。夏季天气炎热,流汗多,流失了不少营养物质,比如电解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而这两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在中医看来,西瓜、苦瓜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  ★西瓜翠衣:西瓜除了吃红瓤外,其实在中医看来,西瓜翠衣(西瓜绿色外皮)亦是解暑佳品,甚至比瓜瓤还好。吃完瓜瓤,将西瓜皮外边一层薄薄的绿皮切下,冲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入锅后加水煮沸五分钟,离火二十分钟后再煮沸,加适量白糖,即可饮用。而西瓜脆皮(白色的瓜皮),切成薄片,用盐水浸泡后,加醋、糖凉拌,开胃又解暑。  ★冰镇苦瓜:把苦瓜切成薄片,焯水后放在冰块之上,也可放在冰箱里冰镇。食用时,蘸上芥末酱和生抽等配料以解寒性。注意:虚寒体质的人对西瓜、苦瓜等寒凉的食物不宜多吃,特别是体虚胃寒者,否则易引起腹泻、腹胀、食欲下降等。另外,过多食用西瓜容易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绿豆汤、冬瓜汤: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所以在夏季,不少市民常常煲绿豆汤消暑。而冬瓜也是消暑的佳品,具有润肺消炎、清热解毒、利大小便、止渴等功效。  ★绿豆汤: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转用小火煮至绿豆开花,可以放入香草或陈皮,芳香的味道能够醒脾化湿、开胃。注意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的功效。  ★冬瓜汤:冬瓜是消暑、止渴、利尿、祛湿之上品,而且认为其主要消暑作用在于皮,因此,煲汤的时候连皮一起煮,效果更佳。用冬瓜、赤小豆、扁豆适量,加上猪骨煲汤。赤小豆和扁豆均有祛湿的功效。注意:绿豆、冬瓜性寒,胃寒体虚者不宜多吃。扁豆、薏米:健脾祛湿的汤料在老广家里并不少见,比如莲子、淮山、茨实、薏米、扁豆等,这些均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不过,祛湿功能较强的要数扁豆,其性平,味甘,既可入药又可作食材,能补脾胃、化湿热。  ★扁豆薏米瘦肉汤?:将适量瘦肉与蜜枣、赤小豆、薏米、扁豆、葛根、玉竹、陈皮放入煲内,加适量水煲约两小时,调味即可。  ★砂仁薏米淮山粥:用砂仁、薏米、淮山加少许大米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湿。中医认为,常吃淮山粥,健脾胃而水湿渐化,其祛湿的功效也不错呢。另外,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粥中加一点荷叶,这样可增加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别提示:冷饮过多易惹湿伤脾——夏季炎热,大家都贪图一时凉爽,常喝冰冻啤酒、汽水和果汁,大叹空调,这些很容易惹湿伤脾胃。其实,喝冰啤酒与冰冻饮料,只是让人口感凉爽,喝多了却伤脾胃,常常会引起脾胃不适。因而,需谨记消暑清热而不伤脾,疏滞利水而不伤阴。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