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7/6 14:54:42


  主持人:心语可乐

  提问者:章彬(上海延长路)

  解答者:朱荣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同济大学精神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问:常常在报纸上看到心理应激这个提法。请问,心理应激是指什么?它对人体有害吗?

  答:应激理论是医学心理学最主要的理论之一。

  当前,关于应激的主流解释,是在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应激假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观点认为,应激是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努力维持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警戒期”、“阻抗期”和“衰竭期”。

  心理应激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有三名学生结伴回家,途中突遇持刀抢匪。其中,一名女生拔腿就跑,另一名女生当场晕倒。当中的男孩起先吓懵了,但过会儿缓过神来,趁匪徒不注意时背起晕倒的女生就跑。尽管男孩逃离时跑得飞快,但跑进小区看见保安后,马上瘫倒在地。

  这一案例中,溜掉的女生应激反应正常,“警戒期”与“阻抗期”的反应保护她躲避了危险。晕倒的女生面对突发事件,肾上腺素分泌急剧增加,但心脑等器官功能适应运作不和谐,在“警戒期”出现昏厥。男孩最初在“警戒期”有些不适应,但进入“阻抗期”后表现出色,挖掘出了自身潜能。

  总的来说,心理应激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在“警戒期”、“阻抗期”,应激反应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帮助个体度过危机。在这个时期,机体出现的变化是可逆的、可代偿的。然而,一旦反应过度,超过机体能够承担的最大限度,进入“衰竭期”,就对人体不利了。

  基于此,目前医学心理大多比较关注“衰竭期”的“应激”及其应对。这包括,由于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躯体反应或疾病,即“心身反应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由于躯体问题或疾病而引发的心理反应或疾病,即“身心反应或疾病”,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和物质滥用等心理行为表现。

(责编:常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什么叫“心理应激障碍综合症”?

应激反应综合症不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更与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如因怕解聘、怕被淘汰、怕不受重视不得不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等,再加上家庭纠葛和自我期望过高。至于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焦躁不安、爱发脾气、多疑、孤独、对外界事物兴趣减退、对工作产生厌倦感等,则是应激反应综合症的先兆。国外有关专家调查后认为,应激反应综合症在企业管理人员、大中学老师、驾驶员、具有A型性格的人中比较多见,其中又以心理素质较差和不善于自我心理疏解的人更易罹患。白领人士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以及自身期望过高导致整天像机器人那样拼命;有些则由于情感纠葛多,婚外恋、家庭矛盾突出,也比较容易罹患此症。应激反应本来是机体正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应该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其作用在于使机体能对刺激作出迅速而及时的回答,只要其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适当,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对保护机体有益。但是,如果外界的刺激过度激烈(与本人承受能力比较而言),或者长期,反复地出现,以致超出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将会造成病理性损害,出现诸如失眠、持续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无名低热等症状,但又查不出任何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严重的则可能有胃溃疡、心肌梗塞等症,并导致内分泌、免疫功能和行为方面的负面变化。建议你要在心理上做好自我疏导和调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和高挑战性;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小事斤斤计较,不为逆境心事重重。要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Q:应激性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应激性糖尿病:临床表现1.原发病的表现由创伤、手术、中毒、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引起者可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2.糖代谢紊乱应激时糖原分解、糖异生明显增强,可引起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在有遗传易感性的病人可诱发持久性糖尿病,也可使轻、中度糖尿病恶化。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昏迷等表现。诱发高渗性昏迷时,可伴有惊厥、呕吐、幻觉、定向障碍、偏瘫、单瘫等症状,需与脑血管意外鉴别。3.其他应激反应的表现(1)高代谢率:应激时体脂动员明显增强,外周肌肉组织分解旺盛,使代谢率明显升高,可造成机体明显的消耗,出现体重下降、组织修复能力降低等表现。(2)心血管系统的表现: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变化。(3)消化系统的表现:应激时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可造成胃肠黏膜损害。出现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在某些个体,心理应激可诱发肠平滑肌收缩、痉挛,出现便意、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诱发溃疡性结肠炎。(4)免疫系统的表现:急性应激反应时。可见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活性增强,补体、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升高等。但持续应激通常会造成免疫功能的抑制,甚至会造成免痤功能障碍。(5)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在不同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可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包括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等。过分强烈持久的应激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引起心理障碍或诱发精神病。(6)血液系统的表现:急性应激时,外周血中可见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移、血小板数增多、黏附力增强,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凝血因子Ⅴ及Ⅷ和血浆纤溶酶原、抗凝血酶Ⅲ等的浓度也升高。慢性应激时,病人常出现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但补铁治疗无效。此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破坏加速,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7)泌尿生殖系统的表现: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尿少,尿比重升高,水钠排泄减少。生殖功能的变化有月经紊乱或闭经,哺乳期妇女则出现乳汁明显减少或泌乳停止等。

Q:请问应激性糖尿病症状表现是什么

应激性糖尿病1.原发病的表现,由创伤、手术、中毒、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引起者可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2.糖代谢紊乱,应激时糖原分解、糖异生明显增强,可引起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在有遗传易感性的病人可诱发持久性糖尿病,也可使轻、中度糖尿病恶化。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昏迷等表现。诱发高渗性昏迷时,可伴有惊厥、呕吐、幻觉、定向障碍、偏瘫、单瘫等症状,需与脑血管意外鉴别。3.其他应激反应的表现,(1)高代谢率:应激时体脂动员明显增强,外周肌肉组织分解旺盛,使代谢率明显升高,可造成机体明显的消耗,出现体重下降、组织修复能降低等表现。 (2)心血管系统的表现: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变化。(3)消化系统的表现:应激时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可造成胃肠黏膜损害。出现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在某些个体,心理应激可诱发肠平滑肌收缩、痉挛,出现便意、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诱发溃疡性结肠炎。(4)免疫系统的表现:急性应激反应时。可见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活性增强,补体、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升高等。但持续应激通常会造成免疫功能的抑制,甚至会造成免痤功能障碍。(5)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在不同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可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包括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等。过分强烈持久的应激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引起心理障碍或诱发精神病。(6)血液系统的表现:急性应激时,外周血中可见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移、血小板数增多、黏附增强,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凝血因子Ⅴ及Ⅷ和血浆纤溶酶原、抗凝血酶Ⅲ等的浓度也升高。慢性应激时,病人常出现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但补铁治疗无效。此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破坏加速,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7)泌尿生殖系统的表现: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尿少,尿比重升高,水钠排泄减少。生殖功能的变化有月经紊乱或闭经,哺乳期妇女则出现乳汁明显减少或泌乳停止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