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鉴别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1/19 14:57:14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delayed psychogenic reaction),是由应激性事件或处境而引起的延迟性反应。

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创伤性事件是PTSD诊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

根据临床观察总结如下几点:

1、病因 发病必须确由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引起,存在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创伤性的异乎寻常的事件或处境的经历。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为主,表现在回忆中,白天想象中或梦中,或“触景生情”的场合,且至少具备下述表现之一。

(1)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2)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3)反复发生错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

(4)反复发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3、持续的警觉水平增高,且至少具备下述表现之一

(1)难入睡或易惊醒。

(2)激惹性增高。

(3)集中注意困难。

(4)过分地惊跳反应。

(5)遇到与创伤事件近似的场合或情景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出汗,面色苍白等。

4、持续的回避,且至少具备下述表现之一

(1)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验的事。

(2)避免参加可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去可能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3)与别人疏远,不亲切,与亲人情感变淡。

(4)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验无关的活动仍可保持兴趣。

(5)不能回忆(遗忘)创伤性经验的某一重要方面。

(6)对未来失去憧憬。

5、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感觉麻木和回避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

6、症状出现于创伤后6个月内,且症状持续一般在1个月以上。

7、可伴发自主神经系统障碍,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需要强调的是:应激相关障碍诊断时不仅要依据症状和病程,而且要考虑构成病因的影响因素:异乎寻常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引起持久性不愉快环境的明显生活改变,前者可产生急性应激障碍,后者可导致适应障碍,不太严重的心理应激虽可诱发本类障碍,但一般认为本类障碍的发生是急性应激或持续性心理创伤的直接后果,即这类因素是基本的和占据压倒地位的原因,没有这些因素的直接作用则本障碍就不会发生,并由此导致成功的应对机制损害和社会功能损害。

必须注意,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不宜过宽,必须有证据表明其发生在极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的6个月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者没有其他适宜诊断(如焦虑症,强迫症,或抑郁症等)可供选择,但事件与起病的间隔超过6个月,症状表现典型,亦可诊断。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急性应激反应怎么诊断

您好,癔症常可在应激事件后发病,若急性发作时要与应激反应相鉴别。一般讲,癔症多在心理及社会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且症状短期内难与急性心因性反应区别。癔症表现更为多样化,并带有夸张或表演性,给人以做作的感觉。情感性障碍也可在某一应激源冲击下发病,但其主要症状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且情感障碍占优势,较少出现意识障碍。病程较长,病情虽有良好的缓解期,但常循环发作。急性脑器质性障碍综合征 由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脑器质性障碍综合征但这类障碍以丰富生动的幻视为多见,意识障碍有忽明忽暗的波动特点,临床症状以晚间为重。此外,明确的病史、相应的阳性体征和实验室的异常结果,及临床转归,均可与急性应激障碍相鉴别,创伤后应激障碍鉴别点主要在病程时间,若精神创伤后精神症状持续超过4周,应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Q:急性应激反应如何诊断检查

急性应激反应:诊断诊断标准可参考下列几项(CCMD-2-R):1.发病前突然遭受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刺激或影响,而无其他精神障碍的影响,即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诱因发病。2.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应激源之间在时间上有紧密的联系,一般在遭遇精神打击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发病,症状表现与应激源之间必须有事件上的明确联系。3.临床表现虽有较大的变异性,但可归纳为两类表现:①精神运动性抑制,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的呈木僵状态;②精神运动性兴奋,可伴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有恐惧性情绪,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在情绪障碍中,焦虑或抑郁也较常见。4.病程短暂,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几小时或几天,1周左右完全缓解,很少超过1周,最长不超过4周,预后良好。鉴别诊断1.癔症:常可在应激事件后发病,若急性发作时要与应激反应相鉴别,一般讲,癔症多在心理及社会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且症状短期内难与急性心因性反应区别,癔症表现更为多样化,并带有夸张或表演性,给人以做作的感觉,病前性格多有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爱好艺术喜好文艺等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为癔症发作具有较强的暗示性,且病情最易多次反复发作。2.情感性障碍:也可在某一应激源冲击下发病,但其主要症状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且情感障碍占优势,较少出现意识障碍,病程较长,病情虽有良好的缓解期,但常循环发作。3.急性脑器质性障碍综合征:由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脑器质性障碍综合征,如中毒性精神障碍,谵妄状态,情绪不稳,兴奋躁动等,可表现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等症状,但这类障碍以丰富生动的幻视为多见,意识障碍有忽明忽暗的波动特点,临床症状以晚间为重,此外,明确的病史,相应的阳性体征和实验室的异常结果,及临床转归,均可与急性应激障碍相鉴别。4.创伤后应激障碍:鉴别点主要在病程时间,若精神创伤后精神症状持续超过4周,应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Q:适应障碍如何诊断检查

适应障碍:一、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二、鉴别1、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同属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两者在病因方面难以说明孰轻孰重。主要鉴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急性应激障碍有异乎寻常的应激事件,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充分发展。以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突出表现,而不是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此外,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完全回忆。整个病程缓解也快,一般为几小时至1周之内。2、创伤后应激障碍:本病与适应障碍虽都不是急性发病,但在临床症状上有可鉴别之点。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并伴有错觉或幻觉。同时可有睡眠障碍、易激惹或惊跳反应等持续性警觉性增高症状。还可有持续的回避,极力避免回想或参加引起痛苦的经验或回忆,甚至不愿与人接触。3、重度抑郁症:适应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情绪上有时难以分清,这需要有临床的实践经验,并无绝对的鉴别标准。一般讲,抑郁症的情绪异常较重,并常出现消极念头,甚至有自杀的企图和行为。整个临床相有早晚变化。从病程来看可循环发作,不少病人还有躁狂相发作。4、焦虑症:主要是与广泛性焦虑症的鉴别。本病不仅病程较长,且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病前往往无何值得重视的强烈的应激源可寻。5、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在适应障碍发病上不可忽视,人格障碍是适应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临床相的显著表现。实践中可见人格障碍能被应激源加剧,但人格障碍早在幼年时期即已明显,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患者并不为人格异常所苦恼,而基本上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在此也要指出,人格障碍患者出现新的症状,符合适应障碍诊断标准时,两个诊断应同时并列,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和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6、躯体疾病引起的情绪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病人因为这些症状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状态,要同适应障碍鉴别。7、神经症: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且病程长,往往无强烈的应激源可寻。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