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5/12 14:43:46


    5月11日,在“上海论坛”分论坛“灾难、危机与人类社会发展———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上,专家回顾一年来各方心理援助的得失,提出灾后心理恢复任重道远。

  都江堰原城市发展顾问王一刚长期在汶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他认为,心理服务志愿者应深入当地向民众学习,只有多挖掘他们世代传承并积淀的地方文化因素,才能提高心理救助的实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顾东辉也表示,尽管60%的心理恢复最终要靠个人的自我救援,但社工或心理学家也可帮助灾民缩短从震后状态恢复到日常状态的时间。

  “这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精神卫生专家肖泽萍认为,我国心理治疗行业还无法做到相关人群的全覆盖。而这种疗程应是长时间的,甚至是相伴终生的。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