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5/12 14:41:11


  今天距“5·12”地震整整一周年。“5·12”灾难的发生,引发了全民性的心理关注,大量志愿者和心理咨询辅导师涌入灾区,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今天,还有多少志愿者留驻灾区、他们该如何继续心理服务工作?灾区的民众是否从心理救援中受益,摆脱了地震阴霾?地震一周年,一起来回顾、反思震后的心理救援工作。 
 
   心理救援覆盖率仅1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驻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副站长付春胜介绍说,目前地震灾区的心理救援覆盖率仅为10%,而群众们的灾后心理援助至少需要3—5年。 

  著名心理学家、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格桑泽仁也表示,由于媒体和舆论的引导,震后社会给予了北川等少数受灾地区过多的关注,而更多的灾区一直处于被冷落的状态。不过,格桑泽仁对群众心理重建的前景更为乐观,他再三表示,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其实远远超出了你我的想象。 

  “通过持续一年的心理服务,我能感觉到,这一年来,灾区民众大部分都完成了心理重建过程,从最开始退缩成小孩子状态,慢慢成长起来,勇敢面对现实、融入现实环境中。”格桑泽仁说,这样的心理成长过程时间因人而异,快的人一周就可以恢复,慢的人也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纪念日可能诱发心理创伤 

  尽管如此,“灾后一年”仍然是关键时间。付春胜介绍说,地震后6个月到1年,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一种由重大灾难引发的焦虑障碍,其特征是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或者闪现,持续地重新体验到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各种情感)高发期,将维持5年左右,并且会不断诱发。震后的节假日、纪念日期间,部分老弱病残、丧失能力、失去亲人的群众,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此时的他们,特别需要心理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帮助其建立安全感和价值感,建立起生活支持系统。 

  心理学家于东辉也同样认为,灾后一年是自杀高发期,如果没有做好心理援助,创伤将在周年祭日再次被挑开。他建议,受灾群众周年祭奠时告别焦虑的最有效且简单的办法,就是写一封告别信,把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包括对亲人的怀念、自己的焦虑与困惑等都写下来,寄出去,或许这样能真正告别悲伤,重建自我。 

  “灾后一年”别成心理暗示 

  格桑泽仁则倾向于给群众更多的鼓励和信心。他表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人格不同,决定了地震对他们的后续影响的强度不一。关于“灾后一年”这个时间点的说法,他表示,那属于心理学学术上的一些研究结果,根据过去的数据统计分析而来,他认为这样的理论不该在公众中宣布出来,否则就会成为心理暗示,引导公众走向理论结果。 ${FDPageBreak}

  ■ 同题问答 

  1、地震后,灾区心理志愿者曾一度泛滥,灾区群众中有“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的说法,您如何看待? 

  ●张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社会上大家对心理援助是非常关注的,而且总体来说是正面接受的,“三防”这种说法,恐怕是开玩笑。 

  ●格桑泽仁:在心理救援队伍里,有些人是带着小我的目的,为统计数据搜集素材,他们往往拿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后转身就走,对群众无异于二次伤害。心理工作不是拿来做研究的,而是服务于老百姓让其受益的。 

  2、一年来,灾区有几起官员自杀消息传出,是否灾区的官员们通常都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急需救援? 

  ●张侃:灾区干部肩负着重建的重担,压力非常大。他们接受了部分心理援助,但远远不够,他们太忙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应该对他们进行更多的辅导,助其减轻压力,正确应对。另外,也要建议,在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的调配使用上,加大合理性。 

  ●格桑泽仁:据我所知,自杀的官员本来在心理上就都有些脆弱点,工作压力大,又失去了亲人的支持系统,看不到未来,硬撑着工作就会撑不下去。对于仍有自杀潜在可能的人,我们只能悄悄地寻找发现,不能放在桌面上。我不主张在北川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帮助,还有其他很多地方更需要帮助,而对某地的集中过度关注也会带来负面效果。建议少组织大规模的调查访问活动,减轻当地干部的接待负担。也不要把自杀看得太严重,已经发生的事件在自然概率之内,不应引起恐慌。 

  ■ 援助Q&A 

  不去怀疑他们有心理阴影 

  去年,我和一名绵竹男孩成了朋友,地震带走了他的一位至亲。现在这个男孩在读大一,看起来乐观阳光,但很少提起地震,我想知道他是否真的走出了地震阴影? 

  格桑泽仁:不要怀疑他们是否走出了心理阴影,越怀疑就越容易出问题,越去找他有问题的地方你就越是能发现问题。如果你淡化这些疑虑,他也就淡化了。希望所有人从第一个“5·12”纪念日开始,关注受灾的人们现在阳光积极的地方,让他们顺利融入大集体之中。 

  只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有几个汶川的朋友,在地震中家里分别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我想给他们持续的经济援助,但又不知道他们从心理上是否欢迎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很排斥,认为这是一种施舍? 

  格桑泽仁:这种情况要因人而异。有的自尊心强、人格偏执的人的确会反感的,而有些人是乐于接受这样的帮助的。有些时候帮助也是一种伤害,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积极效果的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 

  勿刻意顾及他们的情绪 

  我身边有一些家在地震重灾区的朋友,这一年,我都小心翼翼、从不主动向他们提起有关地震的话题。我想知道,该如何和这些经历过大灾的人日常相处? 

  格桑泽仁:把他们当正常人对待就好。如果对方很敏感,因为你的某句话受伤,要及时道歉,向对方解释“因为我觉得你和大家一样开朗乐观”,就可以把他/她带入正常的集体。任何时候都不要刻意,刻意就是伪装,只有真诚才能传递爱,惟有爱才能将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 反思 

  心理救援需要专业技术 

  地震后,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作为心理援助人员去了灾区,杨凤池强调,心理救援是需要专业技术的,在灾难出现的第一时间,陪伴、支持、同情、理解、关爱都很容易做到,也具有很好的心理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的心理疾患显现,就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得了。一些志愿者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也不必放弃,可以做最基层的工作,常常换位思考,给受灾群众最基本的关怀和尊敬即可。 

  用本土的方式帮助本土的人 

  格桑泽仁介绍,地震后,全国各地的心理机构涌入灾区,带去的援助理念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当地群众造成一些负面效果。 

  他建议,针对中国民众,应当多采取东方特点的救援方式,如:1、针对当地信仰宗教的人,请当地的寺庙高僧给他们讲经,用信仰的力量减轻心理焦虑;2、请文化人士如于丹等,讲解东方传统文化中令人开悟的部分;3、结合传统文艺艺术,如请笑星做巡回慰问表演,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不要以专家的姿态,而应该以人的面目出现,教给受灾群众如何生活和面对困难的方式。 

  团体支持胜于个体辅导 

  心理咨询专家、地震心理援助志愿者于东辉介绍说,在灾区的心理救援中,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志愿者对群众越关爱、越体贴,如果处理不妥,当志愿者离开之时,可能受助的群众就会越痛苦、越沮丧,甚至可以说是造成了二次心理创伤。这种个体辅导模式的效果,值得反思与再评估。相反,灾区民众凝聚自己的力量,以同事、同学、朋友、邻里、亲人为核心,来组成一个个相互支持的团体,依靠大家彼此的力量,来共同面对灾难与痛苦,其实才是最佳辅导方式。需要心理救援人员掌握方法帮助团体实现创伤修复与支持模式。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