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林旭娜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4/16 12:01:26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就可能造成极端后果 

  一组数据再一次证明了今年大学生就业史无前例的严峻:截至3月1日,广东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有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大学生群体的压力可想而知。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今年就业寒流的冲击下,他们的心灵无疑更需要一道防护墙。如何及早发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警报,防“危”杜渐?

    多数悲剧可以避免

    吴玉强是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的一位老师,有一次他发现一位19岁的大学新生佳佳(化名)身上呈现出典型的心理问题。

    原来,佳佳在生活、学习中都十分认真负责,乐于助人,与同学关系也十分融洽,但总是闷闷不乐,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抑郁、悲观、焦虑的症状。 吴老师遂向班干部及同宿舍同学了解,发现她已经有半个月左右严重失眠,吴老师与佳佳聊天发现,她的心理健康已亮起红灯,甚至有自杀心理动机。

    而另一位大四学生小刘,虽然就读于广东的一所“211”工程学校,但从去年10月份开始找工作,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一些单位笔试、面试三四轮后也杳无音讯。这让原本十分自信的小刘大受打击,越来越消沉,经常出现恐惧的感觉,只好给学校心理中心写了一封求助信:“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做噩梦,无论在饭堂还是在路上,总是感觉有什么要发生一样……我知道自己陷入了很不好的心理状态,但无法调整,希望你们能帮帮我。”

    记者走访了广州地区几所高校发现,目前出现类似情况的学生较以往有增多趋势。而上述两个案例,在心理老师的干预下,都成功地解除警报。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当心理亚健康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时,就可能造成极端后果。暨南大学医学院教学办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柏志全去年初在政协会议提案中指出,广东各高等院校应重视有关问题,例如开展挫折意识教育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有心理学界专家指出,大学生自杀率是其他同龄人的2至4倍,呈上升趋势,且明显存在着一个“链式效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得知他人自杀后容易效仿。因此,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网络,是预防大学生自杀最有效的手段,只要得到正确干预,绝大多数悲剧都可以避免。

    是什么置他们于危险边缘

    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哪些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心理健康危险边缘?

    “现在直接引发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身体健康因素、贫困、交往压力等。但一个危机事件发生,往往综合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专门关注大学生危机事件人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林永和如此解释。

    以较有代表性的佳佳为例,她因考前太紧张没有发挥出色,所上的大学并不如意,大学生活开始后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大学里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太适应,学期前半段荒废了太多时间。临近期末时,开始担忧考试不过关,担心又加重了她的压力,造成恶性循环。

    “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她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现实中的落差使她极端痛苦。这是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之一,因遭遇了人生的挫折且长时间无法摆脱,可能会企图以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吴玉强分析。

    据了解,佳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亲做生意失败。而她在父母心目中被认为是优秀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但进入大学后她自我感觉不够优秀,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觉得愧对父母,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倍感痛苦。  

    据介绍,借自杀等行为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事而产生的悔恨、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也是常见现象。

    心理危机有时也被下意识地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人士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例如,佳佳是家里“超生”的孩子,从小就被送到亲戚家,在一个比较孤独的环境中长大, 潜意识里有报复父母的企图。

    另外,遗传因素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佳佳的母亲长期神经质,佳佳也有类似遗传,常表现出自卑、悲观、消极等情绪。

    2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一个专门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处调研员陈日文说,从这几年的情况看,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多集聚于两个高峰期:一是2月至4月,二是9月至10月。他认为造成这种结果除了客观原因,主要还是心理障碍,同时与天气变化有关,也可能与开学后的紧张、年后找工作的压力与放假期间学生所遇到的挫折与行为有关联。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教授说,对近几年广东省高校自杀的大学生进行分析,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是:交友与情感问题、学习成绩问题、身体或精神性疾病问题、与父母矛盾问题、经济问题。所以,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FDPageBreak}
    “心病”亟须积极防预

    近年来,广东省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防治学生“心病”,化解心理危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努力。

  省教育厅思政处副调研员王自成透露,今年将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督导评估,着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监护体系》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标准(试行)》两个方案也将在年内出台。

    据了解,今年3月中下旬,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到10多所重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抽查,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每5年接受一轮督导评估。

    目前,全省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机制。截至2008年12月,广东有65%的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89%高校已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67%高校在班级中设立了学生心理委员。全省89%以上高校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建立心理档案。

    本学期开始,广东高校将全面实施“师生心理互助计划”,开展老师与学生“一帮一”活动。重点联系应届毕业生、家庭困难学生,及时帮助学习困难、失恋、违纪、言行异常的学生化解心理压力。

    危机干预存在不足

    不久前,省教育厅通报了近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情况,透露广东高校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仍然不足。

    “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总是爆满,10多名心理老师总是忙不过来,导致学生们都抱怨很难预约到老师。”广东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国彬说。而这是全省高校存在的普遍情况,绝大多数高校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校应按照1∶4000的比例配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即全省126万大学生应配315名专职教师。但是目前专职教师约280名,兼职教师500名,专职老师缺口达35人。

  另一个问题体现在咨询师的水平上。记者走访的学校中,一些实力较强或者有心理系的学校,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较为专业,但不少学校甚至找不到一个专业、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出对症的处方。

    不过有专家提醒,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单靠专职心理教师,因为心理教师的覆盖面有限。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周一到周五心理教师的辅导课都排满,学生不断抱怨预约时间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更多需要借助班级老师以及学生。而这无疑需要一整套能长期执行的培训机制。

    心理咨询机构方面也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许多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太健全,目前还有一些学校没有成立心理咨询机构。而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还未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