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润肺佳品:川贝陈皮瘦肉煲

家庭医生在线 2017/2/7 0:07:55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卢兰芳副主任中医师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甘肃等地,川贝根据性状和产地不同有松贝、青贝、炉贝之分,其中以松贝品质和药效为佳。

松贝表面米白色,外形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其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即此药材外有鳞瓣2枚,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端闭合,底部平,微微凹入,能放平直立。质地硬脆、有光泽、粉性足,味微苦。

松贝属于川贝中的顶级,因此在挑选松贝时要多加鉴别,通常以个小、均匀、完整、色米白而有光泽者为佳。较破碎、呈油浸状、颜色偏黄、色泽不一致的不要挑选,颜色太白、入口有酸味或刺鼻的硫磺味则是熏磺太多。

川贝常见混伪品的鉴别

由于川贝的药效在贝母中最好且价格较贵,市面上常出现一些冒充川贝的次品和伪品,因此,市民在购买的时候也要多加鉴别。常见的川贝次品有平贝母和浙贝母,伪品有光慈姑和山慈菇等,以下是鉴别要点以助大家识别:

1、平贝母:怀中抱月不紧密,会混入泥土在大小瓣中,因此,会呈现出两根很明显的黑线,而川贝母一般很少有泥土混入大小瓣中。

2、浙贝母:个头较大,怀中抱月不到顶,抱合也不紧密,小瓣不规则。

3、山慈姑:又称草贝母,表面黄棕色粗糙皱缩,不分瓣。此药材有毒,过量服用可致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

4、光慈姑:表面黄白色光滑,不分瓣,顶端尖,一侧有一条纵沟,粉性较强,此药材有小毒,应当注意。

脾胃虚寒伴有腹泻者不宜使用川贝

由于川贝含大量淀粉,易发霉、虫蛀、变色,最好低温储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蛀。天气湿热的时候最好放入冰箱,在0℃以下冷冻。

中药师提醒,虽然川贝在治疗热性咳嗽上的运用十分广泛且效果较好,但不能滥用乱用。川贝药性偏寒,并非适合所有咳嗽,对于风寒引起的痰多清稀以及脾胃虚寒伴有腹泻者不宜使用;若无法辨别自身体质者,在服用川贝前最好咨询医师意见,确保用药的安全。

推荐药膳:川贝陈皮瘦肉煲

材料:川贝30粒,上好陈皮半个,瘦肉200g,生花生米30粒。

制法:瘦肉洗净,切厚片;陈皮浸软;川贝、花生米洗净。将所有用料放入炖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再炖2小时。

功效:川贝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燥咳、热痰及久咳之症;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对于脾胃气滞胀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有一定的疗效;花生米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可润肺止咳;此汤具有化痰止咳、健脾开胃的功效,尤其适合久咳之人,对于肺热燥咳、干咳、虚劳咳嗽者适宜。但值得注意的是咳嗽痰多、清稀色白、白泡沫痰等寒痰者不宜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本文指导医生:
卢兰芳

卢兰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擅长疾病: 在运用中药调理、养生、保健方面颇有心得...[详细]

(责编:詹远 通讯员:唐榕 黄月星)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川贝炖雪梨的选料、做法及功效。

1、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味甘在中药指有滋补作用。入肺经,就是说这种物质对肺的作用较强。   2、川贝母是一味中药,味苦、甘,食用的时候可以不吃。川贝母入肺、心经,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作用。   3、冰糖,它的功效主要是用来调味,因为川贝母是很苦的。专家解释说,这里治疗的是热症,所以使用了冰糖。一般治疗寒症,比如痛经,就要用红糖,红糖是温热的。做法一原料  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少许。详细做法 1、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  2、梨盅里放入几粒川贝和冰糖,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3、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钟即可。

Q:川贝炖雪梨的选料、做法及功效。

做法一 原料 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少许。 详细做法 1、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 2、梨盅里放入几粒川贝和冰糖,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3、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钟即可。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

Q:川贝炖雪梨的选料、做法及功效。

川贝冰糖炖雪梨(功效): 1、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味甘在中药指有滋补作用。入肺经,就是说这种物质对肺的作用较强。   2、川贝母是一味中药,味苦、甘,食用的时候可以不吃。川贝母入肺、心经,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作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