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进入秋季,警惕心血管疾病高发! 中医院医生提醒秋季养心,这四件事需注意

2023/9/20 18:21:31

秋三月,阳气渐消,阴气渐长。进入秋季,此时人们的起居活动应随气候变化而处于“收敛”的状态,阳气也处在内养阶段。但是,秋日里昼夜温差变大,心血管病患者对气温的变化感觉尤其敏感,出现血压波动容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同时人们容易心浮气躁,出现大家常说的“秋燥”,烦躁的情绪会给心脏带来很大负担。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心血管内科张艾蒙医生提醒,进入秋季,是养心的关键时期,养好心脏,可以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安稳过冬。

那么,秋季养心应该注意哪几点?

一、关注症状,及时就医

盛夏远去,金秋降临,虽然珠海此时气温还没有骤降,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昼夜温差变大,中午艳阳高照,早晚却让人觉得秋意渐浓微风凉。心血管病患者对气温的变化感觉尤其敏感。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压也自然下降,从而减少了用药剂量,甚至停用某些药物。

但到了秋季,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加之人体血管遇冷收缩,甚至出现痉挛,血压开始回升,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疾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关注自身有无胸闷、心悸、头晕、气喘、水肿等症状,规律家庭监测血压,及时到医院专科门诊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二、早睡早起,加减衣物

秋季的日常起居应注意收敛阳气,养护阴气。秋季宜早睡,使得阳气收敛、阴气渐生;同时应该早起,鸡鸣即起,使得阳气充分舒展。

很多人奉行“春捂秋冻”的养生理念,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这是不合适的。寒冷容易导致人体的血管紧张,使得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从而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宜“秋冻”。最好的办法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自身的感受,适当增减衣物,比如初秋时节外出游玩,最好随身带着外套,以备不时之需。通过合理起居使人体气机与自然界保持一致以调神养气。

三、滋阴生津,润肺养心

秋日时节,天气干燥,导致人体津液亏损,出现口干、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瘙痒、大便秘结等,这些“小毛病”可能会间接导致“大问题”,诱发心血管急症。心血管病患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加入蜂蜜、秋梨、甘蔗、柚子、莲藕、马蹄、百合、山药等食物养阴润燥。

四、运动调养,宁静心神

秋季运动,应当平和、内收,幅度减少、减缓。在运动方式上,可以选择太极拳、散步、瑜伽等。秋季人们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于“收”的状态,阳气也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注重养“心”、精神调养是秋季保健重点。

心平气和以养性,清心醒脑以养神。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在天清气朗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外出旅游、徒步缓行、登高望远、开阔心胸;运动调养之余,还可以静养生,选择赏花品茗、湖边垂钓等。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