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理压力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家庭医生在线 2012/2/13 0:05:19

心理问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同时又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发病率很高,在门诊中,这一比例约占30%。

  需要“双心门诊”干预的患者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检查后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但常因胸闷、胸痛,而怀疑患有心脏病,加之身边总听到有人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而越发惊恐、忧虑不安;

    第二类,有胸闷、心悸症状,心电图表现仅为早搏,并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医生的不正确解释而导致精神压力加重;

    第三类,曾接受过介入、搭桥、起搏器植入等手术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尽管手术治疗很成功,但经历了急救、手术、病友死亡等刺激,再加上对疾病预后不了解,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在关注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心理问题时,冠心病有六条防线:防发病,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防后果,防复发,防心力衰竭,以及筑好心理防线。“生理——社会——心理的综合模式”,既是人性化,也是理性化的治疗模式。这“六条防线”,不仅要靠医生和护士,还要有指导饮食的营养师、指导锻炼的运动医学专家等组成专家团队。最重要的是人们要提高防病意识,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责编:张燕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怎么办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建议1.病因治疗2.精神障碍的处理3.支持疗法4.心理治疗5.加强护理

Q: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范围很广,根据诊断不同而需进行不同的的治疗。一般情况下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介入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诊疗等几个方面。心血管疾病大部分和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一旦诊断有心血管疾病,首先是要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去除各种诱因或加重因素,包括低盐低脂,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避免受凉、感染、及过饱饮食。同时长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它们在正常的范围。如果有条件,间断的低流量吸量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其次是药物的治疗,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时候,就应该进入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他汀类调整血脂和胆固醇,硝酸酯类扩冠治疗及对症治疗,严重情况需做冠脉造影安置支架。如果是心瓣膜病,有些情况可行外科换瓣手术。总之,考虑有心血管疾病后,应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外科)专科进行诊治。

Q:你好,请问心血管神经症是什么病?

您好,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本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首先应耐心倾听病史,尽可能多了解可能的发病原因和有关因素。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