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夏季防暑必出3高招

家庭医生在线 2013/7/8 9:10:32

6月19日,网络上出现一篇题为《未成年民工晚死1小时不算工亡逼人早死?》的网帖。该网帖称,湖南娄底籍17岁民工陈果,在东莞市石碣镇打工时重度中暑死亡。由于陈果在发病后第49小时去世,其家属时隔20天仍未能得到赔偿。

查证后发现,未成年人陈果确为中暑而死,广东省东莞市社保部门已认定其为工伤。

7月3日,陈果生前工作单位和死者家属达成赔偿协议,陈果家人获赔50.2万元。

历经1个月,这起赔偿纠纷终于画上句号,但由此引起的“48小时”工伤认定争议令人思考,同时如何预防中暑也成为关注话题。

夏季防暑三大准备:

一、喝什么?

1、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2、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3、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4、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5、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矿泉水 果蔬汁 碳酸饮料 运动饮料 功能饮料 牛奶及含乳饮料

二、吃什么?

1、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限制了营养的吸收。

2、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3、要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4、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5、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

三、做什么?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夏季防暑贴三伏贴的正确位置

夏季防暑贴三伏贴的正确位置,三伏贴不仅仅治疗中暑,贴的位置不同,治疗作用也不相同。比如天突穴,其位置在前胸颈部正中线上,主要治疗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防止中暑的话,建议贴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药物治疗也会有差异,所以还是要针对性治疗的。

Q:鸡舍夏季防暑降温的措施有哪些?

鸡场的绿化工作相当重要,通过在鸡场的道路两旁栽种树木,可以起到调节鸡场小气候的作用,特别是在鸡舍两边种植高大树木可以直接起到遮阴的效果,同时又不会影响鸡舍的通风和采光。在鸡舍的屋顶安装喷水管道或喷头,在夏季高温天气的时候,进行屋顶喷水降温。通过将鸡舍屋顶的瓦面喷湿,达到降低屋顶的温度,从而降低鸡舍内的环境温度。

Q:炎热夏季如何做好防暑保健?

在高温的炎暑,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大暑湿热交蒸,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或是高温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中暑。因此,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出门时避开烈日,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适当饮用防暑降温的西瓜汁、冬瓜茶等。大暑时节,虽天气炎热,但阴气也开始增长,人体腠理疏松,脏腑内里空虚,此时若贪凉,或久卧空调房间,或过度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等,易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运动调养,在炎热的大暑时节,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 饮食调养,大暑时饮食应清淡、多样化,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同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