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自杀免责书”引来热议

家庭医生在线 2013/9/18 10:18:44

2013年9月15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5000多名新生完成报到,他们踏入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校方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家长、学生甚至社会人士对此“自杀免责书”纷纷讨论,让人深思近几年来大学生的频频发生自杀背后的原因。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深受重视,室友之间发生矛盾、大学生出现情感困惑走极端、毕业前大学生压力大自杀等事件屡见报端,对此家长忧心忡忡,公众忍不住质疑当代大学生:一次失恋便想不开跳楼,遇到点挫折便想割腕,嫉妒同学便发生危害行为,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怎么变得如此脆弱不堪?是社会环境太乱,还是新一代大学生自身有问题?

大学生自杀常见的5种原因:

1、心理障碍。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关键看个人如何调节,如何释放。做的好则问题迎刃而解,反之则会引向极端。当大学生在生活或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 。有的可以自我调节成功,但有些则不能,这些人往往在心理上出现觉得无能力、无希望、无帮助的“三无”心理疾病。如果此时仍没人分解其问题,就会产生自杀的冲动。每个人都会产生冲动,这就需要有冲动控制或者冲动引导机制,或者由于外部事物将构成冲动的精神能量释放,反之,则易发生自杀情况。

2、生理疾患。

我们大部分人无生理问题,但无法避免这种人的存在,大部分天生的疾患是无法改变和治愈的。其中有些人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跨过高考的羁绊,进入了大学。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这种压力会逐渐增大。他(她)可能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卑,觉得命运的不公平,既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最终酿出悲剧。

3、学习和就业压力大。

这种现象往往在重点大学出现比较多。一般情况下,当某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时就会觉得就业前景比较好。当面临的事情发生变故时,如成绩落后、学的专业不满意……有些同学就会受不了。可能会觉得对不起家人或觉得将来无法找到好的工作,感觉上学已经没有用了,而回家又觉得丢人,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4、情感挫折。

情感挫折是大学生自杀的又一重要原因,有40%的大学生自杀都是因为恋爱失败!不管是被遗弃或者是结束一段感情,不管是责任在对方还是在自己,他(她)没有能力收拾好这个残局,就是没有能力处理这种所谓的问题和困难,大学生这部分比较弱的。

5、经济压力、家庭因素。

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并的。经济压力往往来自于家庭,当父母所创的家境不好时,这种压力无形产生。家庭因素还包括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创伤,作为儿女的无法承受这种现实,并且在父母离异后,双方往往会减少对子女的关怀,造成儿女心理偏差。再就是父母对子女过分干预,把自己的意愿强行加给子女,而忽视了子女实际情况及他们的内心感受,造成他们心灵的创伤。

环境适应不良、媒体诱导和周边生活环境影响等也是造成大学生自杀不断增多的原因。大多自杀者都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外界环境交流、联系,这些信号的覆盖范围很小,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应加强关注力度。

挽救生命:面对自杀,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个生命的主动终结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往往会留下许多痕迹,怎么遮掩也是掩饰不住的。“这种行动绝不是毫无考虑的,而是有着一个巨大的心理冲突过程,因此,这类危机事件有许多生理、心理挣扎的蛛丝马迹,就像地震前有动物慌乱的痕迹一样”。心理学专家表示,自杀者在自杀前一定是有征兆的,有没有被发现并得到帮助,对最后是否发生自杀有很大的影响。

预防自杀 留心10大自杀征兆

自杀行为的10大征兆: 1、情绪低落或极度悲伤。 2、感觉万念俱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生活无目的,对任何事情无兴趣。 3、格外关注死亡或暴力等话题,经常“想一死了之”。 4、寻求服毒、刀枪或其它方式自杀。 5、情绪剧烈摇摆,喜怒极度无常。 6、饮食和睡眠习惯改变,外表、行为及性格反常。 7、危险或自毁行为,如疯狂驾驶、吸毒等。 8、突然少言寡语,很平静。 9、生活遭遇危机或挫折,包括学校、工作、人际关系问题、失业、离婚、亲人过世、经济困难、绝症诊断等等。 10、整理物品,包括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送人或扔掉,对家人及朋友进行“诀别”访问,草拟遗嘱或者写绝笔信等。

朋友有自杀倾向 你该做什么?

如果您身边出现了有自杀倾向的人,千万不要责备他。您可以这样帮助他:

1、保持冷静,耐心倾听,给予积极的反馈。

2、鼓励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求助其他专业人员。

3、家里有人出现自杀行为,切莫恐慌,避免“家丑不可外扬”观念作祟而耻于向专业人员咨询或寻求帮助。

4、要积极配合专业人员,对自杀未遂者进行评估,判断再次自杀风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给予心理服务。如果未遂者存在精神障碍、心理问题,要及时就医治疗。

5、加强对高危人群如精神疾病者的自杀风险评估。做好防范预案,不能让他独处,尽量避免危险物品的随手可及。

6、一旦发生自杀行为,要迅速将其送医院救治。

(责编:吴燕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