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1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年会于广州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以“精准、规范、创新”为主题,聚焦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最新进展和转化前沿,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立了国际专场、专委会大会、青年论坛、结直肠癌MDT进展和实践、肠癌MRD学院、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会等多个专场,邀请了国内外结直肠癌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权威精讲及点评讨论,共襄结直肠癌诊治难点的持续攻克。
会议期间,徐瑞华教授接受媒体采访,对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情况、诊疗研究最进展做介绍。徐瑞华教授表示,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尤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香港,大肠癌的新发病率已超越肺癌,成为香港发病率最高的"头号"癌症。目前,中期直肠癌病人术后没有远期转移,一般在临床上是可以治愈的;而晚期病人,手术后有30%-40%会出现转移,但随着多学科联合治疗,也有一部分人能获得治愈,还有一部分病人长期带瘤生存。
“本次大会除了与业界同仁回顾总结学术界所取得的成果,同时,更重要寻找直肠癌研究新的思路和突破口。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发布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监测肿瘤复发几率的新方法ctDNA检测。目前临床上,做完手术的病人只能等3-6个月复查,通过影像检查发现是否有复发转移。而ctDNA检测通过验外周血,即可预测病人手术后复发的几率。国外研究人员发现,二期肠癌术后做ctDNA血液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复发风险是阴性的13倍。本次大会对该课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讨,国外研究针对的是二期肠癌,我们要突破到中晚期和三期肠癌病人,并在全国范围开展该研究。”徐瑞华教授介绍道。
此外,本次大会也邀请了部分患者分享抗癌的心路历程。68岁的黄先生是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病人,带瘤生存五年多,目前,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和质量。黄先生讲述,自己是名企业家,年过60依然工作繁忙,即便如此,他也坚持每年体检,但最后悔的是体检时没做肠镜,以致于发现便血才到医院检查,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机会。不过,即便发现患直肠癌已是中晚期,黄先生依然没有放弃,“坚定的信心和中肿专家们一流的治疗技术,让我有了持续抗战癌症勇气”,黄先生说道。
作为黄先生的主诊医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主任教授表示,很多大肠癌的病人在就诊初期就失去信心,尤其得知已经出现转移时,就给自己下了死亡通知书。其实,大肠癌并非那么可怕,中晚期病人经过外科、内科、放疗、介入科、生物治疗科等多学科综合协作、全程管理,把病情控制好的病人不乏少数。晚期肠癌已经逐渐慢病化管理,向高血压、糖尿病靠拢,一些病人经过积极治疗,依然在各自医疗岗位上发光发热,与正常人无异。这样的病人挺多,曾经有大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肺转移、多发脏器转移,从发病到现在28年了,依然活得好好的。
“近年来,经过多学科诊疗的晚期肠癌病人,在我院生存期可达40多个月,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基本一致。然而,20年前,肠癌的患者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疗,大概生存期是5-6个月,单药治疗的生存期为10-12个月,后来,化疗药物出现以后,生存期延长到1-2年,如今,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出现,联合治疗的普遍应用,大肠癌平均生存期能达到3-4年。”王峰教授说道。
如何早期发现肠癌?徐瑞华教授表示,在美国,大肠癌发病的高峰已过去,目前是逐年逐步缓慢下降的过程,最重要的原因,并非生活习惯改变,而是得益于结直肠癌筛查!美国人越来越重视肠镜筛查,适龄人群参与比例已经接近 70%,带来的结果就是美国老年人患结直肠癌数量的大幅下降。 哪些是肠镜筛查的适龄人群?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为45岁,普通人群是50岁。此外,一些病人早期有明显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等,都不要轻易忽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