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度大,身体难逃湿气的侵害,如昏昏欲睡、头重如裹、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等。那么在清明过后应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丘惠嫦主任医师表示,清明时节易发这6类疾病,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1、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由于天气忽冷忽热,气温时高时低,日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人体的生理机能常常会调整不及时,导致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出现感冒、咳嗽、发热,甚至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等。且春天植物生长茂盛、花粉较多,空气潮湿、粉尘多,容易出现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发作等。
应对策略: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散步、慢跑、爬山、打球等;房间多通风,勤洗手,勤漱口,勤换洗衣服;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接触过敏原。
2、骨关节疾病
有些关节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空气潮湿时,气血循环差,关节疼痛明显,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邪”;另外由于地面湿滑,老年人和小孩平衡功能差,容易跌倒,导致创伤甚至发生骨折。
应对策略:除了要注意防湿、防潮、保暖外,还应尽量保持运动,老年人的运动,最适宜的就是打太极或者散步,建议每天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3、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天气的变化,血管的收缩,血压容易波动,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负荷加大、耐受性差,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应对策略: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在“清明时节”前后及时做好身体检查,坚持规范用药。
4、消化系统疾病
清明时节,食品容易变质发霉,天气湿热,人的体质也相对湿热,胃肠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胃肠疾病的发生。
应对策略: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调节,避免急性胃肠炎和消化不良等,可以适当喝些祛湿茶祛祛湿,或者进行适当的食疗如用淮山、薏米、扁豆、赤小豆煲汤等,可以起到利尿、化湿的作用,同时要多喝水,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的负担。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由于长时间的阴湿天气,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滴虫等微生物滋生,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就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尿道炎、阴道炎等疾病。
应对策略:每日换洗内裤,不要穿着过紧的三角裤,内裤的面料以吸湿性、透气性均好的棉、麻织品为佳。而且内裤应该单独清洗,不要和袜子、外衣混在一起。
6、精神-心理疾病
由于天气不佳,让人浑身不适,情绪低落,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进而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诱发情感障碍性疾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应对策略:对付春季抑郁症要加强日照和光照。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开灯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