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秋季宝宝气虚多汗中医调理法

2017/11/6 16:28:45

入秋以来,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晚上睡着后大量出汗,额头、鼻尖、脖子、后背上都是汗,甚至连枕头都湿了。专家认为,夏季过后,受营养不足、疾病等因素影响,小儿机体相对处于较虚弱的状态,夜间大量出汗不但会着凉、引发呼吸道感染,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对于这些出“虚汗”的孩子,要从调理入手,使机体阴阳达到平衡状态。

秋季多汗的中医理论

小儿夜间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中医称为“盗汗”,多为阴虚,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出虚汗”。炎热夏季,小儿苦于高温热浪,身体排汗量增加,致使气阳不足,津液亏损,机体内津液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天热小儿大量饮水以及生冷瓜果的摄入,会影响食欲,表现不爱吃饭,有饱腹感,这样食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补充不及时,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因而有很多孩子患上了疾病,病愈后的机体同样处于较虚弱的状态。白天,小儿活动量大,皮肤汗液随之蒸发不易积存。而夜间由于盖被过厚、睡前喝牛奶、热饮料等原因,身体产热增多有助于体内津液随之发泄出来,因此,小儿才会表现出大汗淋漓。

多汗小儿有那些证候

一般经常出虚汗的孩子体型消瘦,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打不起精神来,显得没有力气,在幼儿园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在家中喜欢静坐,选择那些运动量小的游戏。饮食上挑剔,食量小,偏爱粥汤类较稀的食物。常感觉口干,因而饮水较多。家长可发现孩子的面色没有光泽,口唇淡红,舌质淡,舌苔少,并且手足心发低热。大量出汗会引起伤风感冒等疾病,引发支气管炎、喉炎、鼻咽甚至肺炎,对小儿的身体影响较大。

中医治“虚汗”重在调理

中医对该类虚证,可通过中药和饮食进行调理,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作用。可应用中药太子参、百合、五味子配合其它药物煎服,或每晚睡前服用龙骨、牡蛎粉等,以滋阴潜阳。通过益气固表,加强身体的敛汗止汗功能。提到饮食调整,很多家长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补药、补品、大鱼大肉。不管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让孩子突击食用人参、鹿茸、鸡鸭虾鱼肉、生猛海鲜等,以 “大补”。这种想法实在是不可取,秋凉后进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食物,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小儿正常的消化功能。结果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食物得不到有效的消化,营养物质就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还会引起疾病。其实,只要做到一日三餐饮食规律,高蛋白食物、谷类、蔬菜、水果粗细搭配合理,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就可以了。多喝粥类,如红枣莲子粥,冰糖银耳粥、百合龙眼粥等等,对滋阴益气有很大的好处。

出虚汗孩子的护理

小儿出虚汗一般在初睡时最多,家长可等孩子熟睡后适当减去孩子身上的盖被。发现出汗较多时,可用柔软的毛巾将头发、面部、身上的汗液拭干,并帮孩子侧翻身,防止身下存汗。关闭窗子,防止对流风直吹孩子身上而着凉。

锻炼身体无疑是改善小儿体虚的重要手段,父母最好利用早晚时间,带孩子外出散步及活动,逐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延长散步的距离,增加活动强度。也可分配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完成后给予一些小小奖励,或鼓励孩子参与同伴游戏。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各项机能恢复正常,改变小儿出虚汗的证候。

(责编:杨绮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调理方法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1、中药内服调理法:如果患者是因为肝郁脾虚而致病的,患者可以听从医生建议,服用逍遥丸来进行调理。这款药物具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2、艾灸调理法:患者可以用艾灸产生的热量不断刺激中脘、足三里、公孙等穴位,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Q:孩子汗多当地公立三甲医院家庭调理法

出汗是维持正常生命运动不可缺少的生理功能。中医认为,小儿体属“纯阳”,阳气偏于旺盛,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汗。特别是婴幼儿,不仅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多,即使在凉爽季节,睡眠中也常微微出汗,头部就更明显了。这是由于他们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特别旺盛的缘故,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但是,有的孩子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有时还出现精神差、胃口不好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了。对于这种因身体虚弱引起的小儿多汗症,爸爸妈妈可要注意了。中医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气虚、阴虚引起的。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一)由气虚引起的小儿多汗,最为常见。大多为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也常兼有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停止出汗),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不好,食量减少、大便清稀、软弱无、面黄肌瘦,手脚不温等症状,宜用补气收汗的治法。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这里介绍几个中医家庭调理的药方,妈妈可以给多汗的宝宝试一试。  ▲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大枣各10克,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各15克煎水,分3次送服鸡内金粉3克。  ▲用瘦猪肉30克,黑豆、小麦各20克,共煲汤服食。  ▲用何首乌10克研细末,加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每日睡前敷于肚脐,用伤湿膏一张贴封。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要提醒父母的是,平时不要给宝宝吃过量的寒凉生冷食物,避免气更虚,出汗更多。  (二)由阴虚引起的小儿多汗,以盗汗为主,出汗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足心,并伴有精神烦躁、睡眠不宁、大便干结、口渴、面唇色红、手足心热,或有低烧等,宜用养阴清热的疗法。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下面的中药疗方,妈妈可以参考一下。  ▲选用生地黄、白芍、何首乌、麦冬、知母、黄柏、地骨皮各10克煎水,分3次服。当地公立三甲医院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用百合10克,莲子15克,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烂熟,入冰糖15克熔化后食用,每天1次,连服数天。  ▲用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煎汤代茶饮。  要提醒父母的是,平时少吃辛热上火的东西,以防宝宝出汗更多。当地公立三甲医院  (三)还有一些患儿,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如面黄肌瘦、吃得少,大便稀、低热、心烦、口渴等,则宜使用补气、养阴、收汗的治法。可以选用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麦冬、白芍、知母各10克,浮小麦、糯稻根各15克、五味子3克煎水,分3次服。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比较单纯的出虚汗,可以酌情煎服以下单方:①桂圆10枚,浮小麦15克;②葡萄干10克、糯稻根15克;③太子参15克、大枣10枚;④黄芪10克、大枣10枚。

Q:儿童体虚多汗会影响发育吗?吃什么药能调理孩子身体?

儿童体虚多汗这个情况,从中医上来分析,主要是气虚不能固摄肌表,故见易出汗。可能会影响发育,建议要尽快调理治疗,调理气虚体质导致的多汗,建议服用玉屏风颗粒这类益气固表的中成药来调理,其具有补气虚、止汗,固表,改善气虚体质,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另外,孩子平常注意多运动,但不要进行激烈运动,容易耗气,营养饮食,增强体质为佳。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