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炎热即将离开,天气逐渐转凉。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后气温开始变化,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良性食物,多吃可滋阴润燥的食物。
处暑后,少吃西瓜等凉性食物
处暑过后,“秋老虎”要发威了。专家建议,应当早睡早起,养成晨练的习惯。“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有利于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有利于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饮食方面,不可大肆进补,否则将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建议少吃凉性食物,如金银花凉茶等,多吃一些清热滋阴的食物,如木耳、百合、莲藕等。
值得注意的是,入秋之后,西瓜就应该少吃了。“‘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季易发生腹泻,多吃西瓜这样的凉性水果,还容易引发腹泻,尤其孩子更要少吃。
鲜活贝类多寒,夏季适宜多食,入秋后应减少食用。
处暑后饮食注意事项
处暑后在饮食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滋阴防燥
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因此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除此之外饮食还应该以清淡为主,随着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之类的水果,以此来滋阴润燥。
2、健脾祛湿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不强,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现在仍然很湿热,比较适合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夹饼等。
3、少食肥甘
肥甘是泛指肥腻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过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处暑时此类病更要注意预防。
4、清热安神
处暑节气还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5、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因此,这个时节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尤其是处暑过后,天气开始干燥,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6、少食辛辣多清淡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少吃点辛辣的食物,多吃一点清淡食物。
处暑后大家在饮食方面最好注意上述提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