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从营养价值上看,由于各自的制作工艺不同,导致了大米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保存下来的营养成分也存在差异。
粉状米粉:采用膨化干燥法,先用高温高压将大米烘焙、膨化后粉碎成粉状,再干混加入营养素和风味物质。这种加工工艺简单,成本比前者低,但高压膨化会破坏米粒的结构,高温也容易造成营养素的流失,营养价值方便不及片状米粉。
片状米粉:片状米粉是采用湿法干燥工艺,通过先泡米、打浆、配料,再用辊筒干燥、粉碎、造片登过程生产而成的。片状米粉由于是泡米、打浆、配料在先,最后才造片,所以它的营养素混合分布比较均匀。此外,由于片状米粉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更小,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也便于保存,能减少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现象。
上火
主要受米粉制作工艺过程中烘焙方式的影响,片状米粉和粉状米粉在导致宝宝上火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
粉状米粉:粉状米粉由于是先研磨粉碎后再加入营养物质,而且采用的是烘焙、膨化技术。由于是经过烘焙膨化的,所以容易造成内热,导致宝宝上火。
片状米粉:片状米粉由于是采用湿法干燥工艺,先泡米、打浆、配料在先,最后才造片,没有烘焙膨化的过程,所以这类米粉宝宝喝了不容易上火。
冲调
粉状米粉:粉状米粉的表面积与体积比相对较小,密度较大,空隙不足,所以冲调时容易结团,需要花相对较多的时间去搅拌才能均匀。
片状米粉:片状米粉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冲调时与水的接触面积就大,并且片状米粉密度小,空隙大,有利于吸水和软化,所以冲调起来十分方便,只稍微搅拌即可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