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面色苍黄浮肿小心尿毒症

家庭医生在线 2015/2/12 9:49:08 举报/反馈

现在尿毒症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人们对尿毒症了解多少呢?如何判断是否为尿毒症呢?尿毒症的发病是有一定的症状表现的,在尿毒症的症状有哪些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更加详细的了解,在治疗的时候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出得了尿毒症

1、面色苍黄。这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

2、乏力。这可能是很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特别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 将其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

3、浮肿。这是一个比较易于察觉的表现,但也常被误为过劳的现象而被忽略。

4、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严重者会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时除了考虑消化道疾病 方面的因素外,千万不能忽略是否有基础病变———肾功能衰竭。

5、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便次数增多,尿量增多,并且尿液中泡沫较多,这是肾脏早期病变的表现。尿毒症并非善于伪装,如 果细心是能早期发现的。

诊断尿毒症疾病的六个步骤

1、病史及症状

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者,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者,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少数病人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可能为心包积液;如皮肤瘙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并发继发性甲旁亢或肾性骨病;病人易罹患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2、体格检查

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2)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3)生化检查、核医学(ECT)

美国肾病医学质量指导:GFR90ml/min以上,肾功能正常;GFR90—60ml/min,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30ml/min,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15ml/min,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ml/min以下,肾衰竭。

国内慢性肾衰竭分期:GFR50~80ml/min,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25ml/min,血肌酐186~442μmol/L,尿素氮超过7.1mmol/L,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25~10ml/min,血肌酐451~707μmol/L,尿素氮17.9~28.6m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GFR小于10ml/min,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4、影象学检查: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象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5、肾活检可能有助于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病的诊断。

6、鉴别诊断

当无明显肾脏病史、起病急骤者应与急性肾衰相鉴别。严重贫血者应与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此外还应重视对原发病及诱发因素的鉴别,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具体来说,尿毒症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

1、一般症状:面容苍白灰暗、全身乏力、消瘦。

2、胃肠道表现:为本症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厌食、腹部不适,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溃疡,呼气有尿味,后期可致消化道出血而出现黑粪和呕血。

3、精神、神经系表现:头痛、头昏、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惊厥在晚期也常见这是尿毒症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4、心血管系表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多见;晚期尚可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和心力衰竭。

5、造血系表现:严重贫血,晚期尚可有出血症状,是尿毒症的早期诊断之一。

6、呼吸系表现: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晚期可致尿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

7、皮肤表现:皮肤无华、干燥脱屑。尿素从汗腺排出后,可凝成白色尿素霜,并可刺激皮肤而出现奇痒。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