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口就像“闸门把关”一样,在正常情况下是收缩关闭的。当胃内食物经胃蠕动需要进入十二指肠时,幽门口才自动开放,将食物放行。与此同时,胆汁也由胆囊排至十二指肠内,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当胃内食物排空后,幽门口就会自动收缩关闭,把胆汁阻挡在十二指肠内,使胃平安无事。但是,为何有些人会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好端端地怎么会跑到胃里去呢?
胆汁为何会反流
情绪不良或受凉或饮食不当会造成幽门口关闭不全,中老年人幽门口发生了生理性退行性改变,以及施行过胃部分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幽门成形手术、胃肠吻合术等手术,都可破坏幽门口的“闸门把关”作用。而十二指肠先天就有逆向蠕动功能,于是胆汁便由十二指肠反流跑到胃内“捣乱”了。
胆囊有贮存和浓缩胆汁并定时按需释放胆汁至十二指肠的功能。在慢性胆囊炎特别是胆囊萎缩和胆囊已切除时,胆汁全天候不间断地流入十二指肠,结果导致患者胆汁反流的发病率增高。
另外,近年来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增加胃泌素释放,影响胃十二指肠动力,从而造成胆汁反流。
反流危害大
反流的胆汁,更确切地说是混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时,会破坏胃黏膜表层细胞,导致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使之受损。胃镜检查可见胆汁不断由幽门口(或胃肠连接处)涌入胃内,胃黏膜(特别是胃窦部黏膜)有明显水肿、充血,表面附有黄绿色胆汁,胃底黏液湖内含大量胆汁。
胆汁反流患者经常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的烧灼痛,尤其是在吃饭之后,平卧或躯体前屈时易出现,服碱性药物后不能缓解,或反见加剧。可伴有胸骨后疼痛、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肠鸣、咽痛、咳嗽、哮喘、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等症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则是胆汁性呕吐,呕吐多在晚间或半夜时发生,呕吐物中伴有食物甚至少许血液。严重者还会有胃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因为害怕进食后症状加重,胆汁反流患者往往食量减少,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腹泻等表现。
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低脂饮食可避免进食后发生胆汁分泌过多,减少症状发生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使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所以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长期饮浓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控制体重 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改变睡姿 床头垫高15~20厘米,对减轻夜间反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另外,有人睡眠时喜欢将双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改变习惯 尽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如做到以上注意事项仍无法控制症状,患者需到医院就诊并加用药物治疗。此外,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常规应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促动力药物的同时,还应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
(摘录自合作杂志《家庭用药》2013年5月刊)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