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我去探望住在农村的姑母。姑母知道我爱吃柿子,我一到她就捧出一盘又红又大的柿子。一边吃着甜甜的柿子,一边品尝姑母自制的新茶,一种难得的惬意涌上心头。
黄先生是当地的小学教师,也是我高中时的同学,住在姑母家附近。听说我在姑母家做客,他赶来看我,手里还提着一串蟹和两瓶酒,说是老同学相见,要好好地庆贺一番。于是姑母去厨房把蟹煮熟了,还炒了几碟下酒菜,让我与老同学开怀痛饮。
一位来串门的老者看到满桌蟹壳和旁边的一盘柿子,大惊道:“蟹与柿子不能同时吃,否则是要中毒的!”听了老者的话,姑母颇为吃惊,黄先生却不以为然地说:“蟹每只都是活的,柿子也是好好的,怎么会中毒?”老者并不示弱:“你们年轻人不懂的事多着呢,蟹与柿子单独吃当然没关系,但如果一起吃就要中毒,因为蟹与柿子是相克的。”为增加说服力,老者举例说明:两个月前邻村的李某吃了蟹与柿子后,上吐下泻不止,半夜送城里大医院挂点滴,住院四天才救回一条命。老者还听他的爷爷说过,清朝乾隆年间,本村一名单身汉一人喝闷酒,以蟹和柿子佐酒,结果又吐又泻不治身亡。
听了老者的叙述,我想在场的人中既吃蟹又吃柿子的只有我一个,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心情紧张,我感到有点头晕想吐。姑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她果断地说,不管蟹与柿子是否相克,现在宁可信其有,要马上采取解救措施,否则会延误治疗的。黄先生也觉得姑母说的话有道理,主张立即洗胃,把吃进胃里的食物洗出来,如果还不行,马上送医院。于是黄先生叫姑母把一大碗的温开水让我喝下去,肚子喝得鼓鼓的,然后姑母用手指反复抠挖我的喉咙催吐,折腾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把喝下去的水和食物一起吐出来。强烈呕吐时那种翻江倒海般的难受滋味,真是终身难忘。姑母仔细查看我的呕吐物,发现有大量吃下去的蟹和柿子,这才放下心来去厨房煮绿豆汤给我喝,说绿豆汤可以解蟹毒。经过一番折腾,姑母见我没事了,才回房休息。临走前再三嘱咐黄先生与我同一间房睡,晚上好照料我,有什么情况,要叫醒她一起去医院。
折腾累了,我很快就安然入睡,第二天醒来精神很好。回家后,父亲听完我的遭遇,立即打电话给他熟悉的一位小有名望的医生,咨询蟹与柿子同吃是否会中毒,回答是否定的——根本不会中毒。唉,原来是虚惊一场!
医生点评:“食物相克”之说在民间流传很久,经常可以听到周围人说某两种食物相克,不能一起吃,还会说出某人同时吃某两种食物出现有各种“中毒症状”,正像故事中老者所说的那样。那么真有某两种本来没有毒性的食物,一起吃可因“食物相克”而引起中毒这回事吗?回答是否定的。
蟹与柿子“相克”的说法流传颇广,然而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研究人员将蟹去内脏洗净,加热煮熟,与等量去皮柿子拌和,作为饲料,喂8只白鼠和狗各两天,均无中毒现象。我国科学家曾对流传广泛及古代医书上记载的100多组相克食物进行分析实验,未发现实验动物有中毒迹象。在动物实验无毒性的基础上,受试者进食“相克”食物后也无任何反应,从而完全否定了“食物相克”的说法。
既然不存在“食物相克”,那么如何解释故事中老者所说的两个例子呢?如果说这两个例子属实,估计由于是死蟹,蛋白质变质,细菌繁殖,进食后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与同吃柿子无关。另外,柿子中含有单宁,空腹进食大量柿子,遇到胃酸容易凝结成块,形成“柿石”,并产生相应症状,此时若与某种食物同食,也易被误认为“相克”。
另有一些食物本来无毒性,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产生有毒成分,如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未煮熟的四季豆含皂素,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素,食品霉变后产生真菌毒素,蜜蜂采集有毒植物雷公藤、钩吻等花粉酿成的毒蜜等,均可引起中毒。还有一些食物如鱼、虾、蟹等能引起一些人的过敏反应。以上食品若与其他食品同食而出现某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食物相克”。有的纯属巧合,本是因病死亡,生前刚好吃了某两种食物,遂归咎于此两种食物相克,许多人信以为真,谬传千古。对于古代一些医书中的记载,今人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