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尿病前期先筛查后干预

转载 来源: 糖尿病网 2013/12/5 9:14:41 举报/反馈

   空腹血糖介于6.1~7.0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介于7.8~11.1毫摩尔/升,这就是“糖尿病前期”。上期曾经说过,糖尿病前期已经属于糖尿病的第一阶段,只要对此阶段进行认真防治,是可以阻断糖尿病病程的发展的。如何防治呢?答案是:筛查第一,干预垫后,重重设关,确保安全。

  糖尿病前期的筛查

  对糖尿病前期的筛查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整个筛查过程从正常人群开始,不放过每一个“异常情况”,逐层进行,直至确诊。

  ◇正常人群(尤其年龄大于45 岁者),如果空腹血糖低于5.6毫摩尔/ 升或随机血糖低于6.5毫摩尔/ 升,则每隔2~3 年重复检测一次。

  ◇如果空腹血糖高于或等于5.6毫摩尔/ 升或随机血糖高于或等于6.5毫摩尔/升,还需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如餐后2小时血糖)。

  ◇如经进一步检测确诊为糖尿病前期者或糖尿病者,应该积极治疗,并且每6个月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次。

  有效干预,远离糖尿病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前期,就要给予有效的干预。改善生活方式是最有效、最廉价的措施。而控制饮食、适量增加体育运动、控制体重等只是一个笼统的介绍,具体如何做,是有很多讲究的。

  饮食治疗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该是10:3:2。具体的量根据人每天活动量而定,如低活动量(办公室一族),每顿要吃50~75克米或面,脂肪摄取约15~20克(约100克瘦猪肉所含的脂肪量),而蛋白质的摄取,每天一个鸡蛋就足够了;如果运动量较大,应适当增加每天的摄取量。

  值得一提的是,要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克。应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选择瘦肉、去皮和脂肪的家禽、脱脂或低脂奶;另外,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

  运动疗法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还可以使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强,并调节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突发症。但运动必须“适量”才能起到作用,否则非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有时反使血糖升高。

  具体来说,应保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15~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一般来说,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都偏弱,开始应先进行短时间的轻体力活动,运动到略出汗为止;随着体质的增强,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时间。

  药物干预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药物干预的方法能更有效对付糖尿病前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双胍类药物、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倍欣),还有一些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如生黄芪、生地、苍术、元参、葛根、丹参等,具体剂量根据病情而定),这样不仅能延缓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还有可能使糖尿病前期患者恢复正常状态。

  应该注意的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即使经过调理、治疗,暂时解除了“警报”,但如果不坚持原来的治疗措施,也有复发的可能,所以糖耐量低者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干预治疗不懈怠,才能对糖尿病说“不”。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前期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关于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饮食、运动。在饮食这一块,尽量避免高热量的饮食,尽量以粗粮杂粮、低热量饮食为主,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在运动这一块,每天至少要半小时以上活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在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选用药物干预。在药物干预的时候,可选用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还可选用中医中药,进行祛湿、理气的方式。

Q:糖尿病前期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关于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饮食、运动。在饮食这一块,尽量避免高热量的饮食,尽量以粗粮杂粮、低热量饮食为主,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在运动这一块,每天至少要半小时以上活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在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选用药物干预。在药物干预的时候,可选用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还可选用中医中药,进行祛湿、理气的方式。

Q:糖尿病前期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吗?

糖尿病被誉为“不死的癌症”,由此可见,糖尿病的恐怖程度。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需要终身用药。对于糖尿病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预防,尽量避免糖尿病的出现。 糖尿病前期只是糖尿病的一个临界阶段,如果不加以重视,就有可能向着糖尿病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够在糖尿病前期加以干预控制,是有可能遏制住,避免转化成糖尿病的。所谓的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在6.1—6.9mmol/L之间,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在8.8—11.0mmol/L之间,而糖尿病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去测量血糖,是不知道存在糖尿病前期情况的。而等到有症状时,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了。因此平时普通人也一样需要做好血糖测量工作。 从普通人到糖尿病前期再到糖尿病,其血糖升高的曲线从生命的历程来看是一条平滑曲线,也就是说是一种危险不断累积的过程。如果出现糖尿病前期,需要积极干预,这些干预手段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预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等这些药物都有相关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前期往糖尿病的转化)。 因此,当出现糖尿病前期时,也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只要积极干预,是有可能避免发展成糖尿病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