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转载 来源: 糖尿病网 2013/4/24 14:44:23 举报/反馈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泌尿系统植物神经病变的并发症, 是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及交感神经, 引起排尿反射异常, 膀胱收缩肌力减弱, 以致尿潴留及膀胱扩大, 有时被误认为子宫肿瘤而行腹部探查术。当膀胱容量超过 1000 毫升以上可出现尿失禁, 发生尿淋漓不尽, 患者感少腹胀痛、尿频、尿急、尿痛而无力排尿, 十分痛苦。由于长期残余尿易致尿路感染, 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本症属于中医消渴病癃闭, 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疗效。

  中气不足

  主症: 小腹坠胀, 时欲小便而不得出, 神疲气短, 食欲不振, 纳食减少, 语声低细,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弱。治则: 补中益气, 化气行水。

  方药: 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组成: 黄芪 15 克, 人参 10 克, 当归10 克, 陈皮 10 克, 白术 10 克, 升麻 6 克, 柴胡 10 克, 甘草 6 克, 茯苓 12 克, 桂枝 10 克, 猪苓 30 克,泽泻 10 克。

  肾气不足

  主症: 少腹胀满, 小便排出无力, 或淋漓不畅, 或尿失禁, 腰膝酸痛, 四末不温,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而尺弱。治则: 补肾化气利尿。

  方药: 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 12 克, 川牛膝 12 克, 山药 15克, 官桂 10 克, 丹皮 10 克, 车前子10 克, 泽泻 10 克, 附子 6 克, 茯苓15 克, 山萸肉 10 克。

  下焦湿热

  主症: 小便点滴难出, 量少短赤灼热, 伴尿痛、尿频、尿急, 小腹胀急,口苦口粘, 或口渴不欲饮, 或大便不畅, 舌质红, 苔根黄腻, 脉沉数或濡数。治则: 清利湿热, 通利小便。

  方药: 黄柏 10 克, 石韦 30 克,车前子 12 克, 生地榆 10 克, 土茯苓 15 克, 橘核 12 克, 滑石 15 克,甘草梢 6 克, 栀子 10 克, 通草 5克, 大黄 10 克。

  肝郁气滞

  主症: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 多烦易怒, 胁腹胀满, 寐不安, 口苦吞酸, 舌红苔薄黄, 脉弦。治则: 疏利气机, 通利小便。方药: 沉香散加减。沉香粉 3克( 冲) , 石韦 30 克, 滑石 15 克, 当归 12 克, 白芍 15 克, 甘草梢 6 克,冬葵子 10 克, 王不留行 12 克。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神经源性膀胱可以怎么诊断

您好,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病史:排尿功能障碍伴排便功能紊乱(如便秘,大便失禁等)者,有神经病变的经源性膀胱的可能。注意有无外伤、手术、糖尿病,脊髓灰质炎等病史或药物应用史。注意有无尿意,膀胱膨胀等感觉的减退或丧失,如膀胱的感觉有明显减退或增丧失,即可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检查:当有会阴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增强时就可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但缺乏这些体征也不能排除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能。注意有无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发育不良等畸形。有残余尿,但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电刺激脊髓反射试验,此法主要试验膀胱和尿道的脊髓反射弧神经是否完整(即下运动神经元有无病变)以及自大脑皮质至阴部神经核(脊髓中枢)的神经元有无病 变(上运动神经元有无病变),因此,这个试验即可诊断是滞为神经源性膀胱,又可区分下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无反射)和上运动神经元病变(逼尿肌反射亢进)。

Q: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回事?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它发生的原因,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自然灾害等所引起的脊髓或颅脑损伤,曾做过中枢神经手术或广泛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等,患有先天性的疾病如脊柱裂等,长期服用阿托品、酒以及用于降血压、脱敏、抗组织胺等对排尿中枢神经有影响的药物,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脑炎、中风、脊髓炎等,均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出现。 损伤部位不同,神经源性膀胱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损伤部位在脊髓中枢以上时,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遗尿等;当损伤部位在第2骶骨以上的脊髓时,可表现为不能自发排尿及控制排尿,排尿力不足并有残余尿;当损伤部位在脊髓中枢反射弧的两端,可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等。

Q: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你好,糖尿病患者中医治疗注意不要擅自使用中医方药,应该在糖尿病治疗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的评估、指导下使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要注意不要擅自停用或减用西药;不要擅自使用偏方和验方。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