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天气寒冷干燥,又是蔬菜水果的淡季,不少人出现“上火”的症状。中医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以下几种:
一、 肝火
古人云:“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有些人心胸狭窄,沉郁寡欢,遇事心烦易怒,从而导致肝郁气滞而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疼。中医常用龙胆草、夏枯草等药调治,可获良效。
二、胃火
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以致胃火炽盛。症状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多以山楂、生石膏、铁树叶等药物泻胃清火。
三、肺火
一因气候骤然变化,身体不能适应而生火:二因于劳倦过度,消耗了超量的体内阴液,引发肺火亢奋,这在老年群体中是比较多见的。其表现主要是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吐黄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中医多用黄芩、桑白皮、甘草等药物清肺火。
“清火”对策:
嗓音干哑:饮淡盐水、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醋加等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疼痛;用一匙酱油漱口,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
有口气:藿香15克洗净,加水煎5分钟,弃渣取汁,再将粳米50克煮后加入藿香汁食用;将藿香换成薄荷煮粥,也可以防治口气。
咳痰:桑树皮10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服,可治清晨多痰;生姜1块切碎,鸡蛋1个,香油少许,像煎荷包蛋一样,把姜和蛋一起用香油煎熟,趁热吃下,每日2次。
口干舌燥:百合、杏仁和粳米同煮,到粥煮好时,加入梨丁、枇杷丁,再拌入少许蜂蜜即可服用。
脸上长痘:将芹菜、西红柿、雪梨、柠檬洗净后榨汁饮用,每日1次;或者用红萝卜、芹菜、洋葱榨汁,都有清热、解毒、祛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