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治疗糖尿病分早期中期晚期

家庭医生在线 凌丽屏 2012/11/8 5:04:54 举报/反馈

  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很多原则与西医并不冲突,主要强调以下五个方面:

  1、控制饮食是基础

  《黄帝内经》记载:“……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景岳全书》说:“消渴病,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这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糖尿病是个富贵病,需要控制和调整饮食。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认为,消渴病应慎饮酒、限盐等。另外,中医强调饮食不宜过饱,以清淡为宜。

  2、运动是治疗的重要支柱

  古人早就认识到,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适宜运动,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可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但首推太极拳,因为这种运动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3、调解情绪很重要

  西医的观点十分明确,糖尿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的优劣,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而中医恰恰非常重视人的情志与健康的关系。中医认为,长期情绪不佳,肝气郁结,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节喜怒”、“减思虑”,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养生讲究顺自然

  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季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强调顺乎自然以养护正气,主张春防风,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病人要学会自我调护,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颐享天年。但自我调养绝不等于乱服或长期服用滋补品,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属实证,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5、用药一定要对证

  应该明确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就不适于中医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这也是为什么在胰岛素发现之前,中国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难免厄运的原因。

  中医所云的消渴症可分为上、中、下三消,即病情的轻度、中度、严重,或者早期、中期、晚期。每期的治疗重点都不大相同。

  1、早期:病在外层。

  一要戒口:肥甘美食、烟酒、煎炸辛辣食物等,以致可能刺激阳火的食物,通通敬谢不敏。即使一般人认为正气的谷麦,也要限量进食。

  二要养阴清热:用玄参、生地、石斛、花粉、地骨皮、粟米须、玉竹、石膏等药。目的是要消减口乾口渴,并且缓解糖尿。上述药物除石膏一味以外,全都对血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效用。

  2、中期:病及内脏人渐消瘦,常常肚子饿,食量大但不长肉。因为病魔已伤及脾胃,影响吸收。

  一要养阴清热:用药同上。

  二要健脾:多用白术、云苓、苍术、川连等健脾化湿之药,巩固脾胃机能。

  3、晚期:形神俱疲,小便多而混浊。体内热盛,睡不安宁。

  一要补气补血:用黄耆、人参(石柱参或高丽参)。一则改善血红蛋白缺乏,二则抑制血糖,三可调整血压水平,四可增强肾脏功能。二要固肾滋补:多用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女贞子等药。

(责编:徐蓓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