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你身边熟悉的TA是施虐者?

转载 来源: 心灵咖啡 2012/10/30 11:20:36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恐惧的社会。当一个陌生人走过来,第一时间,我们会赶紧锁上车门,抓起身边的手提包,甚至可能打算躲得远远地。但冷酷的现实就是,伤害我们的往往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可能太过于沉溺于这段关系,以致于当它成为一种虐待时,我们也很难从中自拔。

  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来完全确认对方是不是一个潜在的施虐者。但要预知一个人是否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施虐者,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元素来判断的。

  TA的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代表了TA的想法。不管TA是否公然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态度决定了人们与其他人交往时的方式,同样也代表了人们对相同情境的不同解释。有一些态度明显的昭示着一个人会成为“施虐者”。

  1. 对某些种族、性别或少数群体的不断的攻击。尤其是那些会鄙视女人的男人中更容易成为施虐者。

  2. 总把自己看做某种环境下的受害者。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遭遇创伤,那些从来不认为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有问题的人,很容易成为施虐者。

  3. 那些不会同情他人,或是不懂得为自己犯过的错误道歉的人。

  4. 总看见他人的敌意或消极面的人。

  5. 过于渴望他人尊重和顺从的人。

  TA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时是不由TA控制的。但有虐待倾向的人更有可能会抵制积极的因素,而去吸引消极的东西。以下的几个特征中,如果一个人有一到两个,那么他会纠结、挣扎、害羞。但如果这个人具备好几项特征,那TA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施虐者。

  1. 心理疾病还未得到治疗。

  2. 嗜酒和毒品的人。

  3. 朋友很少。或者朋友们都有些易怒的特点或实行暴力的历史。

  4. 有被监禁的历史。

  5. 家人中有施虐的经历。

  6. 对陌生人很有敌意。

  7. 无业状态。事实上,无业的压力可能会激发起他们不适当的防御机制,如暴力。

  TA的人格

  每个人都有人格缺陷,偶尔的发怒或者敌意都不应该被视作潜在“施虐者” 的征兆。但是,如果TA频繁地表现出以下的几种情况,那就可能有些问题了。

  1. 如果TA曾经对你有过暴力行为,那将来也很有可能会有。

  2. 特别不能控制自己发脾气的人。

  3. 出言不逊或者有一些心理上的残暴行为的人。

  4. 很有破坏欲,或者生气时会采取极端行为的人。

  5. 有强烈控制欲望的人。

  6. 人格转换特别快的人,一会儿和蔼可亲,一会儿极端易怒。

(责编:颜健龙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对儿童的虐待和漠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儿童的虐待和漠视的治疗:预防:社会干预及家庭危机干预受到虐待和漠视的儿童可能需要就医。社会服务专职人员,对其家庭情况应给予评估。在很多社区,组建由社会工作者、精神病专家及儿科医生参加的卫生保健工作组可以为这些儿童和家庭提供卫生保健计划和帮助。立法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我国已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社会都来宣传儿童保护法,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反对体罚和虐待儿童的行为。通过妇联、工会和街道居委会,咨询、教育和监督虐待儿童的行为,必要时对施虐者予以处罚。对虐待儿童的家庭进行直接干预和家庭治疗,缓和家庭矛盾冲突,增进亲子之间的正性情感交流,纠正不正确的教子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体罚行为。对父母存在的病态人格和情绪异常等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治疗:积极治疗躯体损伤的同时,采取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儿童的情绪创伤。治疗者求得儿童的信任是治疗的关键。对于创伤后应激性反应的儿童,可以通过木偶等象征性游戏的表演方法,重复受虐事件促使其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而控制创伤反应。创造温暖的环境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心,消除不信任感和过度警觉。在治疗期间,受虐儿童一般应继续留在家中,只有当存在继续受虐的可能时才暂时寄养于健康家庭而与施虐者隔离。

Q:对儿童的虐待和漠视的病因

对儿童的虐待和漠视的病因:虐待儿童常常是家庭暴模式的一部分。一些理论家确信,孩子挨打,常常是在夫妻间的暴行为之后。此外,在这些家庭中,兄弟姐妹在处理关系时,也常具有侵犯性。虽然,虐待儿童的父母并没有典型的个性特征, 但他们倾向于是社交上孤立的个体,限制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接触。这些父母中许多人只受过很少的教育,年轻又贫穷。交往少、贫困等因素常常阻碍这些父母接受大家庭、朋友和社会财的支持。这些父母受到的压,如收入低、失业,缺乏照顾儿童的机构也增加了他们虐待儿童的可能性。此外,儿童本身的一些特点也可能引起虐待行为,比如说身体不吸引人,活动过多或过失行为较多等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给父母提供一定的财支持之外,还需要对父母进行教养培训, 使其增加对儿童的爱心和感情。

Q:我儿子人格分裂,我今天见到了他的第二人格,请问第二人格产生的

有时不一定是孩子出了问题,更有可能是教育孩子的人本身就反映在孩子身上。例如,你知道第一个人格和第二个人格,但你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第二个人格,这表明你没有寻求专业帮助。也许你只是在网上搜索这些词。人本身就有许多不同的方面,来处理不同的人和事。人格分裂不是随随便便,你可以先参考几个典型因素,①家族精神遗传疾病;②儿童曾经遭受过巨大的心理或生理创伤;③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抑郁、虐待、恐慌等不安全环境中。如果你没有或者不太清楚,那么你也需要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太控制孩子了,不允许他有你不喜欢的一面。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