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清热健脾 甜醋槐花炖猪大肠的做法

家庭医生在线 广东省中医院药师 佘自强 2012/9/26 15:51:59

  醋在古代称为酢、苦酒和“食总管”,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食用历史,它有增加香味,减少油腻、辣味,去除腥膻气味,增加甜味,杀菌消毒、防止食物过快腐败,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加速肉类食物尽快烂熟,中和过多的碱等作用,同时利于食物中的钙、磷、铁等成分的溶解,对人体健康有益。中医说它性温味酸,能开胃、养肝、强筋、暖胃、消食、下气、辟邪。配以清热凉血的中药槐花炖猪大肠,能清热健脾、润肠通便,为时下润燥汤饮,同时亦是大肠癌的辅助治疗药膳。

  材料:甜醋1000毫升、槐花20克、猪大肠400克、生姜4片。

  烹制:猪大肠洗净反转、用生粉洗净再用盐揉擦,洗净,醋和漂洗过的槐花塞入肠内,用牙签扎紧,与姜和余下醋下炖盅,加盖隔水炖3小时,进饮时下盐,为3~4人用。

本文指导医生:
佘自强(已故)

佘自强(已故) 主任药师

广东省中医院药剂专科

擅长疾病:中医食养药膳、中药性味功效分析。[详细]

(责编:朱晓华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喝什么汤最养胃怎么做

白银汤材料:白萝卜、银耳、鸭汤适量。将萝卜切丝,银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鸭汤中小火清炖,注意时间不要过长。鸭汤滋阴,具有清热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秋燥”等秋后不适,是较好的清补佳品。

Q:便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便血的治疗:中医治疗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脾气虚弱证见下血质稀色淡,淋沥不断,或便血紫黯,伴见面色不华、神疲懒言、眩晕耳鸣、腹痛隐隐、喜热畏寒,苔薄白质淡或有齿痕。属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宜温中健脾法。方选黄土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忌用苦寒伤中之品,防冰上加霜。药如太子参、白术、陈皮、黄芪、云苓、灶心土、当归、甘草、山药、生苡仁等。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用槐花散、地榆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药用生地榆、丹皮、生地、槐花、天冬、麦冬、玄参、北沙参、竹叶、金银花、山萸肉、生白芍、仙鹤草等;若血下污浊、质稠量多、大便不畅、小便热涩,多为大肠湿热。用清热利湿解毒法,常选地榆散加苍术、黄柏,兼用脏连丸,或用泽泻汤加蒲公英、贯众、土茯苓、连翘、大黄等。如便血日久,湿热未清,营阴已亏者,治当虚实兼顾,和营清热。

Q:秋季有哪些滋补汤品?

介绍几种秋季常用的汤方,以供选择:  沙参、玉竹煲老鸭:光老鸭一只,适量的北沙参,玉竹,生姜。(具体的用量,可咨询中医师,因人而异。)  本汤是常用的滋补汤品。汤中北沙参性味甘寒,功能滋阴清肺、养胃生津;玉竹性味甘寒,质润多液,有养阴润燥的作用,两味合用滋阴力大。老鸭有滋阴补血之功,《本草求真》认为鸭“食之阴虚每不见燥,阳虚每不见冷”,生姜健胃养胃并除鸭腥。合而为汤,滋补清润。  红枣马蹄炖兔肉:兔肉500克,红枣适量(去核),马蹄5只,生姜1片。  本汤调补脾胃。汤中红枣味甘入脾质柔润,《名医别录》说其能“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本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钙磷、维生质(A、B2、C)等。马蹄清热生津、开胃下食;兔肉性味甘平,《名医别录》说其“主补中益气”。此汤清补健脾、益气养血,汤味鲜甜可口。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