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初秋别“冻人” 这三地方要捂

转载 来源: 凤凰网 2012/9/11 9:37:47

  捂肚脐——拒绝露脐装,盖被不如穿衣。初秋的天气,早晚凉,白天暖,没有夏天的汗流浃背,也没有冬天的寒风瑟瑟,爱美的女性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秀身材的好时机,于是,露脐装成了街上一景。肚脐归属任经,对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还有,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人就别指着被子护肚脐了,还是穿上睡衣更保险。

  捂后背——凉席赶紧撤走。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因此,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睡觉还铺着凉席的赶紧撤下来吧。

  捂双脚——穿凉鞋要穿袜,睡觉不妨也穿袜。“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头部适宜保持相对低温,而足部应注意保暖。脚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阳经的起点,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受风着凉自然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热水泡脚、入秋不再穿凉鞋都是暖脚的好习惯。还不舍得脱去凉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袜子再穿凉鞋。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此外,秋天皮肤干,脚跟容易裂,洗脚后穿上袜子睡,还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养生如何预防秋燥?

秋燥分温燥与凉燥。初秋时夏季暑热渐退,但余邪未尽,燥与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已近寒冬,天气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从而引发一系列秋燥症状。 除了日常多喝温水以外,可以通过食疗来预防和调治秋燥。平时宜选择如百合、沙参、玉竹、麦冬、天冬等滋阴润燥的药材,搭配瘦肉、猪骨、红萝卜、荸荠等食材制作药膳。 常见的家常食谱有:雪耳雪梨汤、苹果雪梨煲猪骨汤、莲子百合鸡蛋糖水、板栗莲子猪骨汤等。专家建议,每种药膳一般建议放两三种药材较好,还可根据个人需要适当添加淮山、枸杞、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材。

Q:秋季养生如何预防秋燥

如果有效防治秋燥,可以在饮食上下工夫。在初秋时节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鲜藕、生梨、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多喝水、淡汤、豆浆、牛奶等,而生葱、胡椒、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吃。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胃弱者要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同时,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

Q:秋季养生小常识,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秋季养生是很关键的季节,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第一,根据体质选择性进补适当的食物;第二,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更换衣物,防止着凉受寒;第三,秋季养生还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建议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