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有“菜筋”蔬菜并不代表膳食纤维丰富

家庭医生在线 2012/8/10 9:20:00

  所谓膳食纤维,包括所有不能在小肠中被吸收、能够进入大肠当中的食物成分,主要是各种可吸收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各种植物胶质和微生物胶质,广义来说还包括糖醇和低聚糖之类物质,甚至包括不能在小肠被消化吸收的抗性淀粉。

  看看这个定义就知道,膳食纤维的入选关键,是在小肠能否被消化吸收,能不能进入大肠当中。是否塞牙,是否刺嗓子,根本不是膳食纤维的评判标准。所以说,一种食物看起来有筋,不等于它是高纤维食物;一种食物没有筋,吃起来并不刺嗓子,也不代表它的纤维含量不高。

  那么,蔬菜中那些筋是什么呢?它是植物的维管束,也就是植物的“血管”系统。通过这些一束一束的韧性的管道,植物把根系吸收的营养送到上面部分,把叶子合成的营养送到下面。

  然而,有了这些筋,不等于纤维含量高。比如说大白菜,虽然有筋,但没有筋的大部分地方纤维含量是很低的,平均纤维含量只有0.8%。没有这些筋的食物,也未必纤维含量低,甚至可能更高。

  比如说,各种嫩豆类和嫩豆荚都是高纤维食物。虽然毛豆煮后质地柔软,但丝毫不妨碍它夺取蔬菜中的纤维冠军(膳食纤维含量4.0%)。嫩蚕豆(膳食纤维含量3.1%)、嫩豌豆(3.0%)质地更是细腻可口,豆角也挺清脆(1.5%),但纤维含量真的比芹菜杆(含量1.2%)要高得多。传说中超高纤维的韭菜,纤维含量也只有1.4%。

  除了嫩豆子之外,芥蓝(1.6%)、菠菜(1.7%)、苋菜(1.8%)、西蓝花(1.6%)之类看起来没筋的菜,纤维含量也要高于芹菜杆(含量1.2%)。

  一般来说,对于嫩茎叶花薹类蔬菜而言,野生蔬菜纤维含量比栽培蔬菜的高,深绿色蔬菜要比浅色蔬菜的高。比如说,大白菜的纤维含量为0.8%,绿色浓重的小白菜和油菜则是1.1%。白色菜花是1.2%,绿色的西蓝花是1.6%,而脆生菜只有0.6%。

  若论纤维低的蔬菜,通常要属果实类的蔬菜,比如番茄(纤维含量0.5%)、黄瓜(0.5%)、冬瓜(0.7%)什么的。

  纤维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的特性,不会因为物理处理而改变。无论切碎还是煮烂,都不会破坏纤维。所以,高纤维的食物用来做馅吃,虽然显得比较“省牙”,更适合老人和小孩,但对于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不会有什么影响。

  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纤维和可溶性纤维两类。不溶性纤维通常会让人觉得有点“粗”,吃起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过,要想改变这种感觉也不难,因为不溶性纤维有个脾气,它们喜欢油,无论粗纤维含量多么高的食材,只要把它用油焖过、油泡过,就会变软,一点也不刺嗓子。

  在不同的油脂当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半固体油脂要比液态油脂效果好。所以,高纤维的食材都有点“喜荤”的特点。南方人用五花肉炖梅干菜,北方人用肥肉馅配雪里蕻做包子,都是一个意思。比如说高纤维全麦饼干,就是因为加了大量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吃起来很顺口。

  不过,如果一味追求这种吃高纤维的舒服感觉,往往会上了商家的当。很多饼干点心都号称“高纤维”、“纤麸”,却仍然酥脆好吃。这样的产品,脂肪含量通常都高得很,从百分之二十多到百分之三十多不等。

  吃进去一点纤维固然是好事,可是还有那么多饱和脂肪酸来陪着,这点好处,也早就被坏处所淹没了。要想真的靠纤维来打扫肠道,还是用低脂肪的烹调加工方法为好。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你好去买泪然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辨别...

您好,您可以上国家药监局网站查泪然 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的国药准字: H20020424。任何一种药品都有其特定的批准文号,就像每个人都有身份证一样。目前,我国已经对药品的批准文号进行了统一换发,我们可以观察泪然 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的批准文号格式,来辨别泪然 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的真伪。

Q:怎么辨别是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

寒性体质的人通常表现出面色苍白、眩晕疲劳、怕冷怕风、手脚冰凉、月经推迟色淡、舌苔厚白、关节疼痛、腹痛、腹泻水样等症状,可以选择热性的食物来调理平衡。热性体质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臭、面红目赤、大便干燥、尿少而黄、怕热汗多、口渴喜冷饮。可以多吃一些,纤维素较重的蔬菜清除宿便,清淡饮食。

Q:如何辨别攒肚与便秘呢?从那些方面能看出来呢?有好的方法吗?

如果长时间没大便,而且胃口不好,那就是便秘了,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和新鲜水果(火龙果,苹果,猕猴桃等).要适量喝水,大枣,芝麻和胡桃等,这也有润肺通便的作用。蜂蜜水其实效果不大,要长期喝才看到效果。不过便秘最有效果的还是畅乐益生元吧,我自己怀孕的时候都在用,现在宝宝也用,天猫商城买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